COVID-19全球最新情報3/21
(中央社台北21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流行,越南考慮降級疫情危險度,或與流感並列;中國本土新增近4000例,吉林省疫情仍嚴峻。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網站追蹤數據顯示,截至台灣時間21日上午7時,全球至少607萬6853人感染COVID-19病逝,至少4億7019萬1872人確診。
以下為全球各地過去24小時的疫情與相關發展:
※ 亞洲
● 台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20日新增121例確診,分別為3例本土病例,118例境外移入(6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境外移入數量創下近期次高;另外無新增死亡案。
● 中國
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19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656例,另有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177例。其中吉林省新增的本土病例數仍達4位數,當地疫情嚴峻。
據中國衛健委官網發布,19日零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737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81例,本土病例1656例。
鑑於疫情升溫,吉林省吉林市政府20日晚間宣布,全市自21日凌晨0時至25日凌晨0時實施4天的「全域靜態管理」。其中「封控區」居民禁止出戶(出門),「管控區」人員禁止出單元(單棟樓)。
號稱不會「封城」的上海,這幾天住宅區和街鎮大範圍封閉並進行核酸檢測,接近全面普篩。其陽性病例也隨篩檢擴大不斷上升,19日新增破500例。
● 香港
香港官方20日通報新增確診案例1.4萬人,單日再添246例死亡案例。香港政府宣布,疫苗通行證第3階段實施日期由6月底提前至5月底,民眾必須打滿3劑。
香港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20日表示,消滅病毒很難,甚至不會發生,全民檢測可以協助「清零」,但並非現在最重要的考慮。
香港第5波疫情累計5437人死亡。香港媒體分析,染疫死者中接種疫苗占比不到3成,其中高達8成7接種中國國產科興疫苗;其他則是接種BNT。專家強烈建議長者選打BNT疫苗。
● 日本
日本正實施的「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21日解除,第6波疫情將告一段落。日本從今年1月以來,增加的確診病例約430萬例,確診死亡者有9成年紀逾70歲。
朝日電視台報導,日本將從21日起解除18都道府縣所實施的「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全境重回無特殊防疫限制的生活,但東京都政府仍將3月22日到4月24日定為「疫情反彈警戒期」,持續要求民眾在一定程度上「自肅」(自我克制)。
儘管東京都政府陸續重新開放上野動物園等都立設施,但仍呼籲民眾不要到上野公園等地舉行賞櫻宴會。東京都政府將在相關場所設立自肅看板,要求民眾不要在櫻花樹附近鋪設野餐墊或進入該區域。
● 韓國
韓聯社報導,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20日通報,截至當天零時,境內確診病例新增33萬4708例,累計確診937萬3646例。
單日確診病例較前一天減少4萬6746例,連續兩天低於40萬例。單從數值上看,單日病例數雖呈減少趨勢,但是否已過拐點還需結合接下來一週的數據再判斷。考慮到政府明起將私人聚會人數限制由6人放寬至8人,確診人數恐再次反彈。
當天新增病例中社區感染病例33萬4686例,境外輸入性病例22例。當天新增死亡病例327例,為疫情爆發以來的第二高,累計死亡1萬2428萬例,平均致死率為0.13%。
● 越南
越南「與病毒共存」政策持續推進,官方新推出的疫情防控計畫顯示,越南考慮將COVID-19從「特別危險」的A類傳染病降至與流感同級的「危險」B類傳染病。
越通社(VNA)報導,2020年2月,時任越南總理阮春福(Nguyen Xuan Phuc)宣布將COVID-19認定為A類傳染病;當年4月,又宣布COVID-19為全國大流行病。
※ 歐洲
● 義大利
義大利衛生部20日通報境內新增6萬415例確診,少於前一天的7萬4024例,自疫情2020年2月爆發以來,義大利累計確診達1386萬。
新增死亡93例,高於前一天的85例,累計死亡達15萬7785例,為僅次於英國的歐洲第2高,以及全球第8高。
義大利已於17日宣布將逐步解除防疫保護規範,包括進入公共場所將不再需要出示健康證明。
● 德國
德國20日起解除大部分的防疫措施,儘管境內新增確診18日來到近30萬例的歷史紀錄,一星期的發生率來到10萬分之1706。
衛報報導,德國也有許多民眾擔心防疫措施鬆綁時機過早。
德國近來的單日新增死亡病例,一度一連數星期都超過200例。
● 奧地利
衛報報導,奧地利確診率升至10萬分之3600之後,當局表示,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重新要求民眾在室內空間戴上口罩。
奧地利同時也在考慮縮短隔離期,以因應確診率上升、醫療人員離職所導致的護理師等人員嚴重短缺的問題。(編輯:林沂鋒/核稿:林治平、蔡佳敏)11103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