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 分析:中國表面中立但會有默契挺俄羅斯
(中央社台北23日電)俄羅斯、烏克蘭邊境情勢緊張,分析指出,中國在國際場合系列發言透露了其原則上不會選邊站的立場;但在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也趨緊繃下,中國仍會「有默契地」支持盟友俄羅斯。
俄羅斯21日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分離地區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ugansk People's Republic),並以「維和」為名派軍進駐;22日宣布與這兩個獨立共和國建交。歐美多國指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相繼宣布對俄羅斯祭出制裁。
俄羅斯承認烏東兩分離共和國後,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在聯合國安理會的緊急會議上呼籲各方保持克制,但並未公開譴責俄羅斯的行為。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19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就烏克蘭局勢表態中方立場。他說,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都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因為這是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體現的是聯合國憲章的宗旨,也是中方一貫秉持的原則立場,對烏克蘭也不例外。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俄烏衝突前期,中國傾向保持沉默;近來北京逐漸透露立場,中國維持了表面的政策中立,原則上不在俄、烏兩國間選邊站。專家認為,中國在俄烏衝突中看似中立的立場,實則反映出中國與俄羅斯有默契地相互支持。
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 Sydney)政治和國際關係高級講師科羅廖夫(Alexander Korolev)接受BBC採訪時表示,中、俄沒有對彼此的領土主張發表過明確聲明,但在與西方對抗時,他們相互支持。
他舉例,涉及中國在南海主權爭端時,俄羅斯只發表一些「一般性的禮節性聲明」,表示必須透過外交途徑解決;但俄羅斯完全支持中國無視海牙法庭對南海問題的裁決,並表示拒絕美國將該問題國際化的企圖。
科羅廖夫說,歐洲不太可能因為烏克蘭問題而有意切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因為烏克蘭不是歐洲的優先戰略利益。雖然擔心烏克蘭局勢升級帶來的可能後果,但北京不太可能在全球政治的一般事務上,尤其是俄美關係上,停止支持俄羅斯,在中國與西方關係愈趨緊張下,「中國不能失去其唯一的盟友」。
前歐洲議會中歐關係顧問宋欣在金融時報中文網發表評論,俄羅斯最希望奪回自家門口的絕對主導權,把其他的勢力都清掃出去,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在烏克蘭處境會更加微妙,親西和親俄方面打交道都不會太簡單。
宋欣認為,中俄夥伴關係協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當下全球局勢已不能簡單用「和平發展」或「戰爭對抗」做二元化區分,更多的是戰略競爭在局部加強和全球合作的局部深入。(編輯:李雅雯/邱國強)1110223
- 2025/01/22 09:57
- 2025/01/21 21:23
- 2025/01/20 22:48
- 2025/01/20 22:33
- 2025/01/20 15:39
- 2025/01/17 19:4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