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施壓立陶宛 德國外長:中國勒索分化歐洲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23日專電)立陶宛與台灣關係升溫遭中國報復,歐洲各國也被連累,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批評中國勒索歐洲,強調中國分化歐洲的企圖沒有得逞。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接受22日出刊的「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訪問時表示,對立陶宛來說,當前最重要的是歐洲企業不要因為害怕中國而外移;中國報復目的不僅是不讓立陶宛出口,而是試圖分化歐洲,阻止其它國家在立陶宛生產。
貝爾伯克強調,由於歐盟和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明白表示,不可將一個國家排除在歐洲之外,「這個企圖沒有得逞」,可見一起行動對歐洲單一市場有多重要。
貝爾伯克因此對歐盟加速反經濟脅迫立法表示歡迎,認為正好可反制「這樣的脅迫措施」。
她還透露,20日與中國外長王毅會談時,曾向他清楚表明「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不能以勒索作為手段」。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去年11月正式成立並掛牌運作,導致中國報復,歐洲各國企業也被捲進去,在立陶宛投資的德商遭中方警告不得使用在立國生產的零組件。
德國為「保護歐洲單一市場免受攻擊」,日前才派官員向立陶宛表示聲援,同時確保德商繼續投資,上週並公開要求中國「解除對立陶宛和歐盟內部市場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脅迫措施」。
歐中關係的另一焦點是雙邊投資協定。這份協定談了7年,2020年底在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擔任歐盟輪值主席任內完成談判。不過,批准程序隨後遭歐洲議會凍結,原因是中方對多位歐洲議會議員、學者和智庫實施制裁,引起歐洲政壇憤怒。
對此,貝爾伯克直言,「只要中國繼續制裁歐洲議會議員,這個協定就是鬧劇。」
她還表達了對這份協定的疑慮。首先是不符合互惠原則,歐洲與中國企業的機會不均等;其次,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標準不能只有口頭承諾,還必須確保實現,尤其是禁止奴工的部分。(編輯:高照芬)11101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