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開發銀行擬10年首增資 美智庫盼台灣成一員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洲開發銀行(IDB)考慮在未來幾個月增資,為2010年來首見。IDB的增資計畫將有助於解決區域需求並闡明美洲開發銀行未來10年願景,也為台灣提供加入IDB的關鍵機會。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副總裁朗德(Daniel F. Runde)投書「華盛頓時報」表示,對於美國和盟邦而言,這也是重申對民主承諾的難得機會。
美洲開發銀行創立於60多年前,總部位於華府,是提供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貸款的最大借貸機構。IDB與分支機構IDB Invest在2020年提供了破紀錄的216 億美元貸款,其中大部分是用來協助區域走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衝擊。
IDB的增資需求從未如此迫切。就COVID-19大流行對健康和經濟影響方面而言,拉丁美洲是全球受創最嚴重的區域之一。全球確診和病故人數,拉美地區分別占了20%和24%。拉美地區經濟2020年平均萎縮8.1%,估計有25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IDB處於提供援助和建議的有利位置,而增資可使其有能力提供更多幫助。
朗德這篇文章說,這次增資可望釋出IDB股份,允許銀行納入一些未來10年將成為主要合作夥伴的國家,最終反映出此區不斷變化的經濟和政治格局。IDB應尋求將現有成員從48國增至58國,即便這意味美國和其他成員一些持股最終會稀釋。IDB理事會也應考慮邀請新股東加入IDB Invest。
新成員可能包括澳洲、亞洲國家甚至是波斯灣國家。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與亞洲之間的貿易急劇增長。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33個國家中,中國如今是23國的最大或第2大貿易夥伴。其他的亞洲經濟體,包括日本、印度、新加坡和韓國,也已大舉強化彼此的貿易關係。
這回增資將為美國和台灣的9個區域盟邦,提供將台灣納入IDB的機會。由於拉美與加勒比海各國與中國的關係不一,IDB內部對此決定將有艱難談判。然而台灣已在這個區域獲得9個國家認可,美國則持有美洲開發銀行25%以上的股份,因此對增資握有事實上的否決權。
自1966年來,台灣一直是亞洲開發銀行的成員,如今可望以「經濟體」身分加入IDB。報導分析,這對台灣而言,要付出的代價並不低。中國2008年加入時,貢獻了約3.5億美元。不過,鑒於台灣的經濟影響力,加入IDB頗具意義。實際上,比起挪威、奧地利、芬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英國、克羅埃西亞和荷蘭等現有IDB成員國,台灣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更重要的投資者、貿易夥伴和援助提供者。
台灣與這個地區的貿易量大於奧地利、芬蘭加上挪威的總和。台灣向來將對外援助預算的30%至50%用於拉丁美洲。此外,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有很多可以向台灣學習的地方,台灣擺脫了中等收入國家陷阱,成為成功的民主國家,並發展以創新為主導的經濟。
IDB可能的增資計畫,是成員國鞏固與台灣經濟關係的理想機會,同時闡明了美洲開發銀行未來10年的全球願景。如果美國決定支持增資,台灣成為IDB成員對美國來說應是不可談判的條件。(譯者:劉文瑜/核稿:盧映孜)11002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