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諾貝爾醫學獎3得主 接獲獎電話興奮無比

2019/10/7 22:2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凱林、英國醫學家雷克里夫和美國醫學家塞門薩憑藉研究細胞如何感知氧氣、適應缺氧環境獲頒諾貝爾醫學獎,3人得知獲獎時都表示很開心。

凱林(William Kaelin Jr)今天清晨在半夢半醒之間接到從斯德哥爾摩打來的電話。

他說:「作為一個科學家會有警覺心,如果清晨5時接到來電顯示很多位數號碼的電話,有時候是非常好的消息。我的心開始跳很快,有點超現實的感覺。」

凱林說他還不確定要怎麼使用這筆獎金,但「顯然我會拿來做一些好事」。

65歲的雷克里夫(Peter Ratcliffe)是倫敦法蘭西斯克利克研究中心(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臨床研究主任,也是牛津大學標靶研發院(Target Discovery Institute)的主任。

他說得知獲獎消息時,人正在牛津大學的辦公室中撰寫申請補助計畫書。興奮的雷克里夫告訴諾貝爾獎官方網站(Nobelprize.org):「儘管有這個好消息,我想我還是會趕在期限之前,繼續寫計畫書。」

雷克里夫接受瑞典通訊社(TT)訪問時說:「當我開始做研究時,完全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他也說,氧氣對細胞的影響「一直不是流行的研究領域,在這段旅程中,甚至備受他人懷疑」。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教授塞門薩(Gregg Semenza)表示,他在將近凌晨4時被來自斯德哥爾摩通知他獲獎的電話吵醒後,就不斷接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祝賀電話,還沒有時間去想該怎麼使用獎金。(譯者:陳昱婷/核稿:陳政一)10810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細胞缺氧因應機制 有助抗癌
172.30.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