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前進東南亞 文化差異考驗大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23日專電)中國推動「一帶一路」計畫,在東南亞建設高鐵是重要一環。一名美國記者實地走訪,發現中方團隊未充分尊重所在國,克服文化差異,成為中國在東南亞拓展影響力一大考驗。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下午舉辦座談會,邀請新書「高速帝國:中國擴張與東南亞的未來」(High-Speed Empire: Chinese Expansion and the Future of Southeast Asia,暫譯)作者德伊格(Will Doig),探討中國向東南亞輸出高鐵技術產生的影響。
現任記者的德伊格專門報導都市發展、運輸和基礎建設。去年2月起,他走訪泰國、緬甸、寮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觀察中國在這5國推動鐵路建設的情形,並將3個月的所見所聞寫入新書。
在德伊格眼中,中國的基礎建設能力獨步全球,尤其擅長建造鐵路,但將觸角伸向東南亞,意味中國無法像國內一樣全權掌控,勢必要面對不同國家的文化、政治動盪和社會摩擦等挑戰。
德伊格指出,中國輸出高鐵技術是封閉(self-contained)的計畫,因為英文是全球通用的工程語言,但很多中國工程師英文不強,加上中國在低度開發國家很難找到合適的勞工,因此常堅持採用中國技術、勞工和硬體,引起工程所在國的不滿。
他提到,有些寮國村民也不喜歡中國人未經同意就在當地開餐館,覺得這是不敬且無知的行為。這些文化差異產生的摩擦,在中國工程團隊所到之處屢見不鮮。
「一帶一路」不僅是中國輸出技術和過剩產能的途徑,也為中國人到海外發展營造機會,假以時日,中國勢力可能改變當地社會的風貌。
在書中,德伊格描述他造訪中寮邊境城市寶天(Boten)的經歷。
約15年前,中國和寮國政府約定,將寶天開發成一座有如「小澳門」的賭城,中方掌控水電、衛生和保全系統,甚至將時區設成北京時間。但隨著中資撤出,寶天頓時沒落,直到鐵路工程帶回中國人,這座城市才逐漸恢復生機。
德伊格原本以為東南亞國家都不喜歡中國發揮影響力,到了當地才發現,有些人張開雙臂歡迎中國幫忙發展,特別是缺乏資金和技術的國家。
他說,許多人對「一帶一路」有疑慮,是因為不確定這項龐大計畫的目的為何、沿線國家如何受益。中國正迅速學習,希望一方面照自己的意思建設,同時能顧及所在國人民的觀感,也許中國目前在東南亞遭遇的文化摩擦,將隨著時間過去而逐漸減少。(編輯:陳俊碩)10704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