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新加坡用語大不同 老鼠粉也可吃下肚

2016/4/1 10:4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新加坡1日專電)新加坡庶民美食多,但不少觀光客因不了解用語而退避三舍,反而失去品嚐好味道機會,「老鼠粉」就是其中一例,其實這是台灣一般所謂的「米苔目」。

新加坡無論是小販中心或鄰里中心的咖啡店裡,舉凡賣麵食的攤位上,經常可以看到「老鼠粉」,不了解此中門道的外籍食客,往往略過不看,直接跳點其他種類的麵食。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外籍食客中也不乏有膽之士,詢問攤位掌廚的馬來西亞外籍勞工或新加坡在地老闆,才恍然大悟,原來「老鼠粉」並不是由令人作嘔的老鼠磨成粉,而是台灣民間再普遍不過的「米苔目」。

「米苔目」在星馬一帶多稱為「老鼠粉」,這種米粉類的食物,樣子很像是老鼠的尾巴,諸多台灣客或到新加坡的出差族,一開始的確會打退堂鼓,但在了解其他華人世界的用語差異後,也會發出會心微笑,放心點一盤「老鼠粉」下肚。10504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