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總統初選起跑 台灣議題不是主菜

2016/1/30 14:39(1/30 15:5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總統初選開跑專題4(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特稿)美國總統大選在愛阿華州2月1日初選起跑後,將進入白熱化階段,外交政策雖是兩黨候選人關注及激辯焦點之一,但鮮有人觸及兩岸或「台灣」議題。

台灣在1月16日選出史上首位女總統,美、日、星等政府表達讚許台灣民主及鼓勵兩岸持續對話等恭賀詞彙,美媒及智庫學者也發表評析,強調選舉結果代表大陸統一挫敗或兩岸關係陷入觀望、盤整期等論點。

不過,「華爾街日報」駐在香港的社論主筆費特(David Feith)在台灣選後不到一週開砲,撰文批評美國政界、尤其總統參選人甚少注意台灣的大選,這種對兩岸甚或台灣的沉默不語,令人憂慮。

不論是極有可能成為美國首位女性總統、大力鼓吹重返亞洲政策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別說賀函,連推文都沒有,民調扶搖直上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也無隻字片語;共和黨目前民調遙遙領先的億萬富翁川普(Donald Trump)同樣維持沉默。

兩黨中,只有共和黨參選人盧比歐(Marco Rubio)發表聲明指出,美國期待與亞洲最久遠及最忠實夥伴,持續擴大經濟、政治和安全合作。來自南方的另一名共和黨德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則讚許台灣人民再次見證自由的承諾,對鄰國更像是一盞指路明燈,美以此盟友為榮。

費特不是唯一觀察到這種現象的美國專家。美國長期關注中國大陸、亞洲政治議題的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Alan Cohen)也曾在台灣選後,感嘆一般美國人依舊沒有意識到台灣舉行大選、產生了新總統,及其衍生對兩岸發展或美中台三邊關係的重要性。

美國今年底的選舉,整體內外在環境遠比4年前複雜,不只經濟緩步走,前景仍不見光明,華爾街依舊在摸索中尋找突圍之路;政治光譜更為難料,被連串的恐怖攻擊搞得人仰馬翻,國安議題屢被提及,而中國大陸崛起及在南海的挑釁,更令美國坐立難安,重返亞太之路還在未竟之數。

尤其是大陸因素讓美國兩黨候選人對中政策的發言,顯得十分謹慎。又要兼顧大陸市場,不能得罪中南海高層,又要滿足國內反中情緒及拒買大陸貨的反彈,頗為為難。

美國前駐聯合國常任代表、現任華府美國企業研究院(AEI)資深研究員波頓(John R. Bolton)甚至呼籲美行政部門改打「台灣牌」(Taiwan card),迫使北京在東亞地區不再躁進,收斂行徑。

在台灣現今國際處境邊緣化下,美國研究亞洲事務逐漸傾「中」。就拿紐約4大智庫而言,台灣大選後,只有鮮少著墨台灣事務的亞洲協會(Asia Society)舉辦了台灣選舉研討會,外交關係協會(CFR)發表了孔傑榮1篇訪談稿,曾肩負兩岸二軌機制的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未提及大選評析,更別說幾已全面倒向大陸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CUSCR)。

美國是台灣長期盟友及主要軍事安全屏障,台海兩岸關係的任何進展或衝突,以及台灣所處東亞戰略地緣位置,在南海的優勢,應受到更多關注,台、美今年相繼舉行大選是台灣重獲美國關注的時刻。1050130

※你可能還想看:
美國總統初選專題》什麼是初選制度?2016總統參選人誰最有勝算?
美國總統初選專題》兩黨對決富人參一腳 大選難測多變
美國總統初選專題》參選人盧比歐最挺台
美國總統初選專題》衝著川普而來 彭博擬選美國總統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衝著川普而來 彭博擬選美國總統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