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受阻於UN氣候大會 魏國彥籲包容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7日專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長魏國彥於巴黎氣候大會期間出席座談時說,台灣無法參與氣候大會,被國際有意無視,呼籲聯合國以包容力把所有有意願也有能力減少碳排的政治實體納入公約。
氣候議會(Climate Parliament)於巴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期間,在巴黎市中心舉辦座談會,邀請魏國彥在開幕式致辭。
氣候議會是一個跨黨派的國際民意代表網絡,旨在結合各國民意代表力量,促進控制氣候變遷及推動使用再生能源。
魏國彥說,台灣做為一個政治實體,今年通過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並提出溫室氣體減量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卻無法正式參與聯合國氣候大會。
他表示,台灣不存在於聯合國公約秘書處網站的INDC地圖上,國際社會有意地無視,在聯合國明亮的會議室裡看不見台灣的真實存在,是種諷刺。
他說,台灣在碳排放的地圖上本也不存在,直到1970年代經濟發展和工業化,台灣進口更多煤炭和石油,也排放更多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一度排到全球第18名,小小的台灣成為國際能源總署(IEA)眼中的主要排碳國,國際社會對台灣總是選擇性地看見,或看不見。
近年台灣國民生產毛額持續成長,碳排放量卻沒有增加,原因在於提高能源效率、產業轉型和人民節能減碳,他認為,台灣的轉變過程可供許多發展中國家參考。
魏國彥說,若台灣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一員,會在大會上提出4點,包括重視全球暖化及海平面上升對島國的衝擊;公平對待溫室氣體排放的「歷史責任」及「未來責任」,已開發國家應提供開發中國家更多經濟援助。
還有建立公正的第3方驗證平台,稽核各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申報量,建構碳額度分配、碳交易市場的基礎;以及加強國際科技、金融、法制合作平台功能,促使人類從碳經濟轉型到綠色經濟。
他最後提出,聯合國對減排的原則是承擔「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CBDR),而他倡議在巴黎協議中加上「包容」(inclusive),也就是「共同、包容但是有區別的責任」(CBDAIR),呼籲聯合國慷慨地把所有有意願也有能力減排的政治實體納入公約。
座談會同時邀請各國民意代表參與,包括台灣的立法委員田秋堇、邱文彥和賴振昌,他們發言時說,台灣於今年夏天通過溫減法,有強烈意願為控制暖化做出貢獻,並期望氣候大會達成歷史性協議。10412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