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AI助約翰藍儂獻聲 披頭四發行最後一曲Now and Then[影]

2023/11/3 22:05(11/4 09:4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借助AI製作的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新曲Now and Then 2日發行。(圖取自facebook.com/thebeatles)
借助AI製作的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新曲Now and Then 2日發行。(圖取自facebook.com/thebeatles)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倫敦2日綜合外電報導)借助人工智慧(AI)製作的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新曲Now and Then今天發行,這首單曲並且加入已故成員約翰藍儂(John Lennon)的歌聲。

法新社報導,Now And Then最初由約翰藍儂在1978年創作和演唱,由其他樂團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和林哥史達(Ringo Starr)接續完成。

這首歌曲由蘋果音樂公司(Apple Corps)、Capitol唱片公司和環球音樂集團旗下的UMe唱片發行,將於明天推出MV。

若手機用戶無法觀看,請直接點擊上方影片連至YouTube。影片來源:TheBeatlesVEVO

現年81歲的保羅麥卡尼6月時即宣布這首單曲將發行,宣傳預告中稱之「披頭四最後一曲」。他在YouTube上發布的影片中說:「這首歌令人動容,我們都參與其中,這是一首真正的披頭四作品。」

約翰藍儂和小野洋子之子西恩藍儂(Sean Ono Lennon)表示,「在父親離開多年後」,再次聽到披頭四合作,令人「無比感動」。

他說:「這是我的父親、保羅、喬治和林哥一起投入的最後一首歌。就像是時光膠囊一般,感覺注定該如此。」

這首歌曲的樣本最初在40多年前錄製,儘管備受期待,樂評顯然感到不太滿意。

艾哲斯(Geoff Edgers)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寫道:「Now and Then並不糟…但它終究有些普通。」

評論家霍奇金森(Will Hodgkinson)在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寫道,這首歌是運用AI最大優勢的展現。他說,這首歌的某些部分喚起了「那種經典的、苦中帶甜的披頭四風味」。

但霍奇金森又說,「不幸的是,這些都無法掩蓋最後一首披頭四歌曲遠非失落的傑作這一事實」、「它聽起來像約翰藍儂晚期的風格,而不像披頭四任何時期的作品」。

美國娛樂業界週刊「綜藝」(Variety)則對歌詞提出質疑。

「綜藝」雜誌的阿斯瓦德(Jem Aswad)寫道:「很難想像約翰藍儂會對這些歌詞感到滿意。」

他認為這首歌聽起來更像是「一個粗略又不完整的歌曲架構經過重新組合和精心裝飾,而非一首完整的歌曲」。

由約翰藍儂、保羅麥卡尼、林哥史達、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組成的披頭四樂團曾風靡全球,1970年解散單飛後即未再聚首。

約翰藍儂1980年在紐約遭槍擊過世,年僅40歲;喬治哈里森2001年因肺癌去世,享年58歲。(譯者:王嘉語/核稿:何宏儒)11211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