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三部曲」美術組大挑戰 建碼頭部落還造溪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10日電)導演魏德聖全力打造的「臺灣三部曲」今天釋出新進度花絮影片,從零到有重現400年前西拉雅族生活樣貌,光搜集考據資料就是大工程,美術組還得搭建部落、碼頭,甚至造出溪流。
「臺灣三部曲」分別從西拉雅人、漢人、荷蘭人3個角度講述400年前發生在台灣土地上的故事,仰賴美術組透過陳設打造年代氛圍。西拉雅組美術指導周志憲雖曾參與電影「賽德克.巴萊」,有過類似實戰經驗,仍苦笑:「這次故事年代比『賽德克.巴萊』更久遠,考察文獻的難度也高上好幾倍。」
周志憲10年前就知道「臺灣三部曲」計畫,從最初在辦公室看到美術氛圍圖,到現在接近開拍,部落、村落逐漸成形,他表示:「沒有進來工作或是看到這個規模,可能無法想像,我們真的有機會做到。」
同時動工近8、9個場景,美術組壓力不小,周志憲坦言尤其年代久遠,保留文獻並不完整,使得資料考據難度大增,只能藉由清代人、荷蘭人的古畫等,抓出400年前西拉雅人的色彩與定位。
西拉雅美術組的首要挑戰,是在高雄南星計畫區打造佔地300公頃的「麻豆社」聚落,光平面圖就來回修改20~30次;除了建築物本身,房舍周圍的植物也是不可忽略的重點,包括植物種類、種植位置與房子比例都對整體呈現有極大影響。
除了植物,美術組甚至要挖水池、造碼頭,加上人工造出一條溪流。周志憲認為「賽德克.巴萊」當時跨國合作,他從韓國、日本人身上學到許多經驗,那些養分都能應用在「臺灣三部曲」,「我不是土木專家,對造溪流超陌生,但概念是先挖再說吧,不挖開做測試也不知道最終會怎樣,很多線索都是一個個解開的。」
至於許多人好奇為何要花這麼多錢實景搭建,難道不能用CG(電腦繪圖)解決嗎?周志憲表示,這部電影就是要反映真實,如果演員全在一個綠幕前演戲、對話,情緒、情感一定會受到影響,當然也考量到預算,有些地方也會與CG配合,雙方合作找出最好的模式。(編輯:陳仁華)11005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