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所有女性發光 北市社會局政策及合作策展並行

(中央社台北8日電)國際婦女節,北市社會局表示,除了以特展、工作坊鼓勵「愛自己」外,致力從政策面多方面照顧女性,也跟策展人合作,如國家地理女性經典影像展,展現女性多元樣貌。
國際婦女節到來,台北市社會局宣布「這次就愛自己-台北新『女子』行動」,邀請3名女性分享愛自己的心路歷程,如善用臨時托育、兼顧家庭與夢想,找到自身的成就感;或是接受心理諮商後學會釋放壓力等。
北市社會局長姚淑文表示,市府致力於婦女友善環境,推出多項女性照顧政策,如好孕2U專車開辦到現在,已照顧超過2萬3000名婦女;定點臨托服務從7處擴點至21處,使用者達8200人次。
而婦女場館定期舉辦運動課程、女路走讀等各類活動,透過多元方式滿足女性不同需求;日前社會局也與青年局、性別平等辦公室等共同舉辦「國家地理女性經典影像展公益之夜」,邀請各界關注性別平等議題的代表齊聚一堂。
社會局指出,攝影展以WOMEN BORN TO SHINE為主題、以愉悅、愛、美、智慧、力量和希望等6大主題,述說全球女性多元樣貌與生命故事。
策展人鄭清煌說,國家地理雜誌有龐大的照片資料庫,這次攝影展以女性為題挑了100張照片,都是登上過雜誌封面的照片,包含珍古德(Jane Goodall),以及更多在不同生命歷程中登場的女性。
鄭清煌表示,國家地理雜誌19世紀初就已成立,但直到1959年封面才第一次出現女性,且這名女性並非主角,而是陪同科學家丈夫做研究。
直到1964年,國家地理雜誌才首次採用工作中的女性照片為封面。鄭清煌嘆,連這麼先進的雜誌在當時對女性的重視程度也遠遠落後。鄭清煌並坦言展覽的票房「不太好」,但留言牆上的回饋一片好評。
社會局指出,鏡頭看見女性在職場、家庭與社會各領域的實力,更看見她們的夢想、力量與挑戰,從「被觀看者」成為擁有話語權、能夠敘述己身故事的主體。
社會局舉例,因少子女化,增設托育機構曾被質疑會不會淪為蚊子館,但這忽略了女性也要投入職場、自我實現而衍生的需求與脈絡。台北市設立全台第一個性別平等辦公室,到在各行政區設立婦女中心、社區照顧據點,並開辦職業培力課程,協助婦女逐夢,讓公共政策從規劃階段就能看見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創造友善環境。(編輯:郭諭儒)11403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