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社區繪本新書發表 走讀感受在地生命力
2025/2/18 17:25(2/18 18:01 更新)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雲林縣18日電)雲林故事館今天舉辦社區繪本新書發表會,4名作者拼湊出不同世代的雲林住民,其所創作出的繪本分享在地生活文化及轉譯在地知識,故事館從明天起辦理走讀行腳,讓眾人感受雲林的生命力。
「白色的記憶」作者蘇姿菱,經歷過白色恐怖,1年多前踏上返鄉之路,回到兒時居住的虎尾鎮,靠著記憶重新拼湊及感受當年對「家」的記憶,希望藉由繪本喚起大家重視孩子的童年,除了真誠地陪伴外,盡可能引領他們接觸大自然,與大自然連結,大自然的愛無所不在,可以守護他們一輩子。
「咱的塗豆」作者王韋尹透過繪本紀錄描述自己和孩子在生活中對雲林在地農特產,她說,選擇用台語來說故事,作為傳遞情感和承載記憶的方式,猶記得小時候台語說得很溜,長大後覺察到台語文的式微,故以台語文以及重複問句的方式,讓讀者能更容易親近和感受台語文之美,希望這美麗的語言,能一代又一代流傳在台灣這片沃土。
而就讀國小二年的王瑋婷與媽媽李珣嘉共同創作「我的空軍爸爸」,以兒童的語言和角度描繪父愛。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指出,社區繪本創作培訓、推廣及出版計畫17年來培育400多名素人創作者,並催生100多本原創繪本,每本社區繪本故事紀錄土地與人們的情感記憶,分享在地生活文化,及轉譯在地知識,開發文化創造力的潛能。
文化觀光處副處長陳良駿表示,今天出版的3本繪本作品拼湊了不同世代的雲林住民,對這塊土地的情感記憶,故事來自返鄉者對兒時記憶的細語呢喃、孩子思念異地工作父親的赤子之心,及以台語文分享對雲林花生濃濃愛好的雲林媳婦。
雲林故事館從明天起至21日在土庫和虎尾鎮展開走讀行腳,帶著民眾回到故事現場,一同感受雲林故事文化的生命力。(編輯:謝雅竹)11402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