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涉貪受賄大增近4成 專家指因制度「越反越腐」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掌權以來強力打擊貪腐,但美媒批評「年年反貪,涉貪人數卻每年增加」,去年因貪污受賄而被起訴的人數年增近4成,專家直言「越反越腐」的根本原因在於制度。
據官媒人民網,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前天(18日)通報了去年全國檢察機關的工作成果,共2.2萬餘人因涉及貪污、賄賂犯罪遭檢察機關起訴,年增36.8%。
其中醫療、教育、就業等民生領域有3000多人涉及職務犯罪被起訴,年增1.6倍;另有4萬多人因擾亂市場秩序犯罪遭起訴,年增21%。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檢察廳廳長張曉津表示,檢察機關已針對官商勾連、「親」「清」不分等嚴重破壞政治生態和市場秩序的行為加強打擊。
張曉津說,「有的腐敗官員肆意插手工程項目,擾亂正常市場秩序;有的借手中審批權斂財,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發展;還有的甘於被圍獵,為少數不法商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破壞公平競爭環境。檢察機關依法嚴懲『親』『清』不分、以權謀私、搞利益輸送的腐敗官員」。
張曉津強調,中國檢察機關會堅定不移懲治腐敗,著力營造風清氣正和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對於中國官方「年年反貪,涉貪人數卻每年增加」的現象,美國自由亞洲電台引述澳洲雪梨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指出,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說法是在迴避重點,沒有解釋造成多年來越反越腐的根本原因在於制度問題。
馮崇義說,官方的說法是欺騙性話語,腐敗是中共極權統治的制度性、結構性問題。
他指出,中國當前是半市場經濟,權力不受限制,官員勢必利用這個權力在市場上變現,使貪污的數額更大。
另一位中國問題專家鄧聿文稍早前在美國之音撰文分析,「中共腐敗是一種內生於制度的腐敗,必須從政治體制上去根治」,但當局當前雖也力圖建立一些遏制腐敗高發的制度,但在控權這個最根本問題上無所作為,甚至進一步強化權力對社會的支配;加上不允許引入外部監督力量,使得中共黨內反腐看似刀刃向內,卻傷筋而不動骨、刮骨而不療毒。(編輯:周慧盈/吳柏緯)11402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