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產業力拚碳中和 業者:法規限制為減碳最大挑戰

2023/8/7 15:4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7日電)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揭牌,國內傳統產業碳排大戶靜待相關子法出爐,期盼透過碳權買賣協助企業達標碳中和;業者坦言,碳中和這條路仍有不少挑戰,最關鍵的是法規要跟上企業減碳策略的速度。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共同出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成立,總部設在高雄,未來將在高雄、台北兩地同步運作;營運項目分成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及碳諮詢3大項。

營運規劃方面,第1階段主要業務為碳諮詢,未來再進一步投入國外碳權買賣;由於國內碳權交易相關子法還在研議中,包含如何交易、碳費設定等都還是未知,需待子法年底公布實施後,國內碳權交易才能進行。目前包括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碳排大戶,都還在觀察未來該怎麼參與碳權買賣。

●水泥雙雄拚減碳 替代燃料料源、法規成挑戰

水泥業向來被視為高碳排行業,主因是生產水泥的原料與燃料,碳排占整體製程95%以上,因此積極發展替代燃料,對產業減碳是關鍵的一環。台灣水泥業龍頭台泥坦言,國內目前除了替代燃料的料源不足,使用上也受法規限制,限縮了水泥業減碳的幅度。

舉例來說,台泥與土耳其最大水泥集團OYAK在當地投資的水泥廠,替代燃料的使用率已達到53%,歐洲水泥業者使用替代燃料的幅度平均也有4成;反觀台灣水泥廠使用替代燃料的比例,還落在個位數。

除了替代能源問題外,亞泥指出,生產低碳排水泥已經成為行業達到淨零碳排的重要方法;但低碳的袋裝墁砌水泥,貨物稅每噸達新台幣440元,反觀碳排較高的傳統卜特蘭水泥每噸僅320元,導致低碳水泥推廣不易。此外,政府尚未調整低碳水泥在公共工程的使用規定,下游混凝土廠商就算想用低碳水泥,也因成本考量而有顧慮。

●造紙業籲審視再生能源法規 放寬廢棄物回收範圍

「造紙業是循環經濟產業」,永豐餘指出,目前集團在水資源、固體廢棄物等方面的回收再應用,都已看到初步成效。例如利用廢水進行沼氣發電,或是把固體廢棄物轉化,替代傳統的煤炭,送進SRF(固體再生燃料)鍋爐燃燒、產生能源等,都是政府認可的綠電。

儘管已經積極「化廢為能」,但永豐餘指出,因為台灣的法規定義上,污泥、灰渣等廢棄物屬於D類一般事業廢棄物,導致這些資源無法成為可重新利用的資源。如果政府能重新評估審視這些廢棄物的價值,讓D類廢棄物轉成公告應回收或再利用廢棄物的R類,相信便能完成「最後一哩路」,讓造紙業循環經濟更完整,真正減少廢棄物產出,降低掩埋場或焚化爐的處理量能。

工紙大廠正隆積極發展太陽光電、風電、沼氣發電等綠電,但業者指出,目前再生能源、天然氣、生質燃料都面臨料源穩定性、價格、用地與法規等問題,阻礙企業發展再生,呼籲政府正視相關問題。

●中鋼籲碳權接軌國際認證 台泥盼碳費勿一刀切

中鋼2022年6月就完成碳足跡盤查,董事長翁朝棟受訪表示,中鋼透過「以大帶小」,輔導鋼鐵產業中小型業者進行碳盤查,今年上半年已協助10家鋼廠完成相關作業,預計下半年還有10家,同時提供減碳的建議制度,「給魚不如給釣竿」。

不過隨著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翁朝棟認為,雖然對產業來說交易非主要目的,而是要努力減碳,但國內碳權交易能否接軌國際、獲得認證還是很重要,尤其不少國內業者市場在歐美,企業購買的碳權能不能獲得歐美認證,對企業的競爭力至關重要。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台泥則認為,不管是對大企業或中小企業,碳費都不宜「一刀切」。以水泥業來看,國內多數業者都已執行組織碳盤查,建議以平均值作為台灣水泥業碳排行業標準值,並訂定配額。

台泥進一步指出,低於標準值的業者,表示減碳有成效,可獲得多餘的碳權,在交易市場上出售,獲得商業價值;反之,排碳量超標的業者,則需要在交易市場上購買碳權,「如此才能促使企業認真投入減碳」。(編輯:張良知)11208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