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植物園435公尺植光步道啟用 減光害護生態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31日電)台北植物園植光步道今晚啟用,位於植物園和平西路口至博愛路出入口間約435公尺長的步道,由林試所與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協助換成不會影響動植物生理的燈具,減光害護生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管轄的台北植物園占地8.2公頃,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都會型植物園,今天傍晚舉辦「台北植物園植光步道正式亮相」記者會,林試所長曾彥學宣布,植光步道正式啟用。
林試所植物園組組長董景生指出,為避免燈光造成動植物的傷害,台北植物園減光改造行動先是降低燈具安裝的位置,避免光照影響植物園的樹木生理,同時避開容易誘引昆蟲的區域。
基於研究顯示昆蟲的可見光譜多分布300到600nm之間,紫外光及短波長的可見光較易吸引昆蟲,因此這次台北植物園更換的燈具以580nm以上波長及低色溫2700k以下或琥珀色為主,以減低夜間照明對昆蟲的影響。
他還說,國外已在推行減光作為,國內起步較慢,台北植物園夜間照明已造成開花混亂、樹木長側枝等現象,因此5、6年前園方自行換成矮燈,但是光譜、顏色等干擾昆蟲的問題仍存在,這次獲民間協助,換置燈具後,進一步達成減光害護生態的目標。
擔任此計畫設計顧問的照明專家周鍊說,改造後的台北植物園,帶給人的不只是視覺感受的轉變,同時提高人們對於花香、草木、風聲、蟲鳴鳥叫的感知能力;夜間照明與環境融合,並兼具使用機能,下次走進時,不妨放慢腳步抬頭感受月光與星空,享受大自然的靜謐。
參與本次計畫的照明設計師林靖祐說,基於對生態環境的尊重,「減光」是第一個課題,透過優化光的「質」而非「量」,以低尺度、高光效的照明,可避免眩光及減少溢散光,恰如其分地引領夜間人行活動。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表示,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推廣友善光環境,這次的植光計畫是一個轉變的開始,讓大家重新思考光不只是用來妝點城市,也能適度暗下來,與自然達到平衡。(編輯:陳清芳)112053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