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2年回收廢棄漁網64公噸 再利用變身生活小物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5日電)新北市政府農業局今天表示,永續海洋資源,2年來回收廢棄漁網64公噸,再利用製成生活用品;另實施刺網實名制,讓漁具流失時可找到失主,避免成為海漂垃圾,危及航行安全。
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今天在市政會議報告指出,為維護海洋資源與永續環境,新北市漁業處持續清除海域礁區覆網,4年來清除16多公噸;並在民國109年起,近2年來,推動回收廢棄漁網64公噸。
漁業處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委由淡水區漁會向漁民收購回收廢棄漁網,可回收再利用部分,由台灣化學纖維公司製成塑膠原粒,再販賣給產品生產公司。
漁業處指出,日前甫獲全國模範漁民的許文雄,就是擔任淡水海廢魚網回收再利用志工及藍海資源回收站志工;這些回收塑膠原粒混合其它材料加工後,再製成太陽眼鏡鏡框、手機架、杯墊等生活用品,充分循環再利用資源,且避免海廢漁網影響海底生態。
另外,漁業處表示,因刺網操簡易且成本低,是普遍的漁業作業方式。為避免海廢漁網影響漁船航行安全及海洋生態,自民國108年起,率先實施「刺網實名制」,在新北海域作業或攜帶進出漁港的刺網漁具,兩端浮具須標示漁船名稱、統一編號、漁具名稱及刺網層數。
漁業處指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10年也實施「刺網漁業漁具標示措施」,可維護漁民刺網漁具財產,避免失竊或意外流失,透過浮球標示能在拾獲漁網後發還漁民,不再繼續漂流。
新北市環保局長程大維也在會中表示,海廢種類繁多,可分為海岸、海底及海漂垃圾。近年與民間的台灣湛藍海洋聯盟合作,以海漂垃圾吸塵器概念,於瑞芳區鼻頭漁港測試收集器的機型試驗研究。
環保局指出,海飄垃圾特別容易在港灣累積,不僅影響衛生、景觀,也容易損壞漁具;鼻頭漁港使用的是全電式海漂垃圾收集器,結合AI(人工智慧)的收集器「湛鬥機2.5」正研發升級,將結合5G(第5代行動通訊技術),具備遙控、自動導航收垃圾的功能。
環保局表示,研究最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分析海漂垃圾的組成、瞭解海廢的產生原因,期往找到更精準打擊海廢的方向,避免垃圾再流入海中。(編輯:戴光育)11110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