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失智長者翻轉教育場域 北市愛來學苑實踐老幼共學

2022/1/31 09:07(1/31 10: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31日電)萬華區老松國小內「愛來學苑」是台北市第一所設在小學裡的失智據點,2019年運作至今不僅未發生過衝突、沒長者走失,接著要安排長者與學生一起參觀博物館,讓變老失智從小學就開始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與萬華區老松國小合作,2019年10月成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愛來學苑」,長者們除了以老松國小的教室作為活動場地外,部分課程也連結學校活動。

負責籌備課程的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表示,「愛來學苑」大約有25名學生,加上老師、助教共30人,不過長者們不會天天來,所以每次上課大約僅15人參與,還有家屬陪同。

劉建良說,上課內容多元但規律,主要會連結生活,例如母親節寫感謝卡片、過年上家事操,以及運動和健腦課程延緩退化,另外會安排芳療、植栽等刺激感官的活動,藉由這些非藥物治療方式,幫助失智長者再建立生活習慣。

劉建良表示,原先以為「愛來學苑」只是向老松國小借空間,沒想到在溝通、衛教及運作的過程中,雙方逐漸產生火花,老松的老師們了解失智症後,發現開給長輩的課程也很適合小朋友進行,於是開始探討老幼共學的可能。

劉建良指出,去年本來想帶著長者與小朋友一起到博物館上課,讓失智症識能教育往下扎根,若家中有長輩出現失智症早期症狀,小朋友也許能發現並協助提早就醫,無奈計畫因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延宕,希望今年可以順利成行。

劉建良認為,在校園裡設失智據點是滿好的模式,繼續拓展沒有問題,但民眾對失智症還充滿許多誤解,非常需要溝通,例如有家長會擔心失智長輩可能會對小朋友造成安全疑慮,這些問題可以透過動線規劃及課程安排來消除。

劉建良舉例,「愛來學苑」長輩進出校園的動線是獨立的,也會有家屬陪同,上課及走動地點不會與小朋友活動範圍重疊,並錯開上、下課時間,避免兩邊接觸的機會,所以成立至今沒有發生過任何衝突,連走失都沒有。

老松國小校長林明助表示,對於小朋友而言,這些長者已經像是自己的阿公、阿嬤,去年就曾舉辦敬老活動,並在課程中納入失智症識能課程,實踐老幼共學。

林明助強調,儘管照顧長者是正確且有意義的事,但活化校園餘裕空間須有2大原則,包含使用者付費的精神,以及不能干擾到原有教學環境,因此一開始如何透過溝通與親、師、生達成共識非常重要。

林明助形容,就像一個家庭一樣,要與不同個性的兄弟姊妹、叔叔伯伯相處,需要大家保持開放的心,用正確的觀念彼此接納,才能一同促成長者在社區共老、全齡共榮的願景。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指出,在校園內設置失智據點,不僅能達到長照2.0的社區共老與世代融合,也能幫助長者透過教室、鐘聲等記憶建立規律生活,並從與小孩相處的過程中,獲得生命的喜悅,有助於延緩失能。

張淑卿進一步表示,台北市長照資源的布建已經跟不上人口老化速度,且人民對於老化的識能嚴重不足,「愛來學苑」幫助長輩的同時,也讓學生獲得與長輩相處的經驗,鼓勵市府持續推廣相同模式。(編輯:戴光育)11101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