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漂垃圾嚴重影響景觀生態 盼朝源頭管理
(中央社澎湖縣6日電)澎湖美麗海灣,隨著潮起潮落,帶來大量的海漂垃圾,嚴重影響景觀與生態,澎湖縣政府將減塑列為施政重點目標,期朝源頭做起,守護地球與海洋生態。
全國離島環境會議5日在台北舉行,位於澎湖的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長胡昭安表示,澎湖海岸線只有台灣的1/3,但海廢量驚人,佔全國的2/3,執行長王曉嬋則以怵目驚心來形容,海廢體積占比以塑膠瓶罐和漁業廢棄物居多,計畫在422世界地球日向總統陳情要求重視。
根據澎湖縣政府環保局新聞稿,環保局長陳高樑表示,澎湖位處大陸沿岸流加上東北季風、黑潮等3道洋流會匯集之處,每至冬季,從北到南的東北季風,將中國與韓、日的海漂垃圾吹漂到澎湖,由南向北的黑潮則將中國珠江三角洲、菲律賓與泰國等海漂垃圾帶來澎湖,澎湖成為海漂垃圾的攔網,只有從源頭來做起,否則海漂垃圾,永遠是澎湖要處理的問題。
環保局表示,澎湖海域的海漂垃圾,大多是寶特瓶、寶利龍、浮球、廢棄漁網和漁具等垃圾,其中寶特瓶數量最多,大都來自中國、韓、日與南洋諸島等,其中以中國沿海居多。
環保局指出,去年進行292場次的淨灘活動,動員100單位與村里近萬人次,清理海岸線達93公里,清理出海廢近8萬公噸,其中資源回收有萬餘公噸;配合中央向海致敬清理平台,結合中央各單位動員淨灘則高達2萬4000多人,清理海岸線達近8000公里,清理海廢有2962公噸。
環保局統計,近3年來,動員114個單位與各個村里有3萬人次,清理海岸線達300公里,海漂等廢棄物垃圾累積高達570公噸,其中塑膠瓶罐占比高達47.8%最多。
環保局指出,澎湖沿岸、岸際、港口四周時常堆積海漂垃圾,大多為保麗龍、寶特瓶等塑膠類,為初步消化這些海漂廢棄物的再利用,分別運用人工刨除與減劑減容法後,再運往本島加工製成滑鼠、鍵盤等用品,一年約可處理40噸上下。(編輯:陳仁華)11101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