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俞大維舊居成古蹟 提案建築師陳勤忠憂喜參半【影】

2017/10/21 09:25(10/23 13:5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俞大維舊居專題2(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21日電)建築師陳勤忠提報前國防部長俞大維溫州街故居為文化資產,台北市政府文資審議會決議提報為國定古蹟;陳勤忠表示,樂見故居價值被看見,但對審議過程的反差感到不解。

陳勤忠肯定俞大維故居的價值被發現與被接受,他說,房子保留下來了,才有機會講故事。不過,他認為審議過程粗糙,從之前的傾向不認定為文資,但最後翻轉成主動提報國定古蹟,反差大到「沒有心理準備」;對審議結果,他反而沒有感覺。

甚至,他擔心在俞大維故居正式取得身分前會被「作」掉,或者會像以前文資案遭「放火」的命運。

談到捍衛俞大維故居緣由,4年前,陳勤忠將事務所遷到溫州街22巷,對門4號是「台灣農業泰斗」前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許文富住家。得知許家將因都更搬離,陳勤忠關切後才發現這棟老屋「驚人」的背景,原來前國防部長俞大維等人也曾在這裡留下足跡。陳勤忠因而發起將它提報為文化資產。

陳勤忠從「聚落」的觀點觀察這棟老屋和周遭溫州街的環境表示,這個區域從日治時代就十分特別,兩所台灣頂尖學府--台灣大學和台灣師範大學前身的台北帝國大學和台灣總督府高等學校時期的教授宿舍,都聚集在此處。

台灣光復後,從中國大陸來的第一批文人學者也安頓在這個區域,人文、科學、醫學、農業、政治等學術界先驅都曾在這裡閱讀、思考,他們散發的智慧、展現的氣度,讓這裡洋溢著濃濃的人文氛圍。

陳勤忠說,台北土地取得困難,台大和建商合作都更,改建老舊宿舍興建學人宿舍,延攬海外學者來台大任教,這種充分利用土地做法,他可以接受;但有些具有文化、歷史或公益性質的建築,應該被特殊對待,應保存下來。

陳勤忠坦承原先對俞大維並不了解,查看他的相關資料後才知他的人生如此豐富精彩。提報書中提到,一代儒士俞大維,投入軍事學習,在國家多難的年代,參與剿匪、抗戰、戡亂、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戰功彪炳;尤其八二三砲戰時擔任國防部長,捍衛台灣有成,奠定台灣的安定繁榮。

此外,俞大維借住妹妹俞大綵家的同時,他的弟弟俞大綱也住這裏。俞大綱是中國戲曲學家,被台灣藝文界封為精神導師,不少文人雅士常在這裡聚集,吸取養分。陳勤忠說,這都要溯及他們的母親─曾國藩的孫女曾廣珊一脈傳統文化的傳承。

陳勤忠認為,這個文化傳承的影響到現在還在,只是大家不知道;例如,雲門舞集,雅音小集,以及漢聲圖書等,都是受到俞大綱的啟發,造就了當時及日後台灣藝文界百花爭鳴的榮景。

俞大維畢生公職,沒有房產。陳勤忠表示,俞大維在溫州街22巷4號住了26年,在這裡為國家存亡深思謀劃,這棟老房子成了記載國家歷史的一個印記。而除了俞家兄妹,之後曾在此居住的是被尊稱為「農業界泰斗」的許文富,他建立台灣現代農產運銷制度,同時推廣農業合作精神,協助小農經濟發展,貢獻卓著。

這棟老屋因著這些人文典範,更有成為文化資產的條件,值得永久保存並紀念。

陳勤忠的文資提報案獲得白先勇、林懷民、蔣勳和郭小莊等多位台灣藝文界人士連署;陳勤忠說,或許是因為與那個時代的連結,讓這些藝文前輩願意支持,立委柯建銘和姚文智等人也來力挺,搶救團隊倍受激勵。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不過,陳勤忠說,「我們是相對弱勢,所有資源都在文化局。」他同時納悶文化局不談建物是否具有價值,卻說如果提報案通過,業者將跳樓,文化局要賠上新台幣10億多元;他認為,這不是文化局角色該思考的。

審議前,陳勤忠說,「能留下來,就留下;不行,該做的事做完了,盡一點義務,對得起自己良心」。現在,目標達成了,陳勤忠卻沒有預期的興奮。1061021


延伸閱讀》俞大維晚年貼身採訪 沈靜引以為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俞大維動員軍醫接生她 她送俞公公走完一生【影】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