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印媒專刊介紹台農廢轉綠能技術 有意與印度合作

2021/3/31 13:2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德里31日專電)印度人報今天刊登駐印度代表葛葆萱與科技組的聯名文章,介紹台灣將農業廢棄物轉化成再生能源等增值綠色環保產品,並表達願與印度合作,共推有機循環經濟產業。

每天發行量150萬份的印度第2大英文報章印度人報(The Hindu),31日在第3版專文刊登由葛葆萱和駐印度代表處科技組題為「廢轉綠:台灣經驗」(Converting waste to greenery: The Taiwan experience)的聯名文章。

這篇文章介紹台灣將農業廢棄物作為生質原料,透過生物精煉技術轉化成對環境友善且具附加價值的可再生能源或生化產品,朝向有機循環經濟前進,進而達到防止溫室氣體排放的作法。

在文章中,葛葆萱與科技組介紹了在台灣東部花蓮縣的永續經濟和能源示範基地,把廣大農田的稻草等農業廢棄物,透過生物精煉技術提煉為生物乙醇或生質替代燃料,並轉化為合成氣(非天然氣)進而產生生物動力。

文章說,這種方式不但可解決農業廢棄物問題,也不會因燃燒農業廢棄物而產生PM2.5等空氣污染微粒,進而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這篇文章指出,生產過程中產生如沼氣等終端殘留物和泥漿等也可成為自然有機肥料,可直接用於農田,解決農田因使用化學肥料所造成土壤酸化問題。

文章說,許多報告已警告塑膠對人類健康與環境所帶來的風險,愈來愈多國家開始限制和減少塑膠使用;利用生質原料生產生物塑膠,可創造新產業和產值,還可減少依賴石化原料,同時達到減少碳排放的雙重效果;這樣的方式除讓農業廢棄物轉為生物塑膠外,還可透過回收再轉化為可再生能源,使得生物塑膠回收再利用更多樣化。

文章表示,綜觀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時代,許多國家政治家、專家學者均提出發展有機循環經濟的思想或概念,擴大新興綠色產業,推動綠色經濟成長;台灣目前在生質能源、生物塑膠,及各種綠色科技與防治空污等有機循環經濟專案上,已有多年綠能科技推廣實務經驗。

在政府新南向政策下,文章說,台灣的相關綠能科技正積極透過雙邊國際科技合作管道,實施國際間區域聯繫「5+2產業創新計畫」。

由於印度是新南向政策的重中之重,且面臨農業廢棄物處理和空污等問題。文章強調,駐印度代表處願與印度合作,共同推動綠色能源、有機循環經濟產業,搭起台印間更多科技合作橋梁,增加合作力度及建立多元聯繫管道,協助印度透過台灣相關技術減少農業廢棄物,增加農民收入,並改善空氣品質,透過雙邊科技合作,為印度創造新價值和新的綠色經濟。(編輯:韋樞)11003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