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榮首創AI大腸鏡診斷系統 多種病變一次揪出

2021/3/25 13:26(3/26 11:5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5日電)大腸鏡是診斷大腸息肉、大腸病變的重要工具,北榮團隊研發出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形同每秒多30名醫師協助檢查,可同時辨識息肉、憩室等多種大腸病灶,準確度高達90%。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連續13年高居10大癌症之首,全台每年有1萬6000多人新確診為大腸癌,每年奪走8000多寶貴性命。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主任盧俊良今天表示,大腸息肉是大腸癌的早期病灶,可以利用大腸鏡早期發現並切除,但醫師進行大腸鏡檢查時,除了要辨識、切除息肉,同時要觀察大腸有沒有其他病變。

盧俊良說,目前雖有人工智慧(AI)醫療影像輔助診斷,但大多只能判斷息肉,無法同時偵測多種大腸病變,幫助有限。

北榮團隊歷經多年研究出「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以每秒30次頻率快速比對,輔助醫師判讀病灶,相當於每一秒都多出30名醫師協助進行內視鏡檢查,除了可執行大腸息肉偵測及辨別,更能同時識別瘜肉(polyp)、憩室(diverticulum)、盲腸(cecum)等多種不同的大腸病灶與大腸解剖構造,平均準確度達90%以上。

除此之外,系統更能進一步判斷息肉是否為可能轉變為惡性的腺瘤性瘜肉(adenomatous polyp),大幅提升內視鏡檢查品質。

盧俊良說,這項研究成果已於2月刊登在國際內視鏡知名期刊(Surgical endoscopy),未來將持續優化這套AI系統進行優化處理,並進行更嚴謹臨床試驗,進一步證實該系統在臨床上提升醫療診治功效,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逐步落實於常規內視鏡執行中,嘉惠更多患者。(編輯:方沛清)11003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