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總統大選拜登川普將辯論 護台立場為何?日經亞洲分析一次看

2024/6/25 10:35(6/25 19:0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2020年10月22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左)和總統拜登拜登(右)參加總統競選辯論。(路透社)
圖為2020年10月22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左)和總統拜登拜登(右)參加總統競選辯論。(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川普將在27日上電視辯論,兩位篤定成為11月總統大選的候選人對於應該多明確表態保衛台灣存在歧見,「日經亞洲」報導分析兩人對中國、對台灣的政策。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說,這場大選結果肯定會對亞洲產生巨大影響,因為拜登和川普對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貿易和美國經濟管理、因應氣候變遷及科技發展政策提出截然不同的願景。

川普昔日執政有何作為?

川普對台政策缺乏一致性。2016年12月初,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接聽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的賀電,這是自1979年以來首度有美國總統或總統當選人與台灣領導人直接通話。

幾天後,川普表示,美國不一定要堅守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示意美方近40年的政策可能發生轉變。

但到了2月9日,就在川普上任後不久,他在電話中告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他的政府將遵守一中政策。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川普根本不在乎台灣,他認為台灣是迫使中國讓步的籌碼。

但也有另一派人表示,這種模糊性可能是有意為之。川普在去年7月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採訪時表示,他不想講明在他重返白宮後是否會保護台灣免受中國侵略,因為這種明確性會限制他的選項。

川普說:「如果我回答這個問題,會讓我陷入非常不利的談判處境。」

拜登政府有何作為?

與川普不同的是,拜登清楚表態若中國犯台他會如何。拜登曾4度在已知場合表示美軍將保衛台灣。

拜登在2021年8月和10月表示,美國有「承諾」保衛台灣。美國與台灣沒有簽訂正式的安全條約,但與日本及韓國有。不過1979年台灣關係法規定:「如遇台灣人民的安全或社會經濟制度遭受威脅,因而危及美國利益時,應迅速通知國會。總統及國會將依憲法程序,決定美國因應上述危險所應採取的適當行動。」

拜登的立場也打破了慣例。美國數十年來奉行「戰略模糊」政策,中國和台灣都無法確定美軍會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台海戰爭,從而嚇阻雙方採取會改變現狀的行動。

拜登的明確立場正對軍方高層產生影響。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在2月任命聽證會上,並沒有像他的兩位前任那樣為戰略模糊的效力辯護。

他說:「對聯合部隊來說沒有模糊之處。只有台灣關係法中包含的明確任務。」他示意美國將在偶發事件中向台灣提供援助。如果拜登當選連任,他很可能會維持這種明確性。

川普政府若再上台預期有何發展?

川普總統任內最後一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近日投書「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文中延續川普的模糊態度。

歐布萊恩一方面提議邀請台灣參加年度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但同時也表示,如果台灣希望獲得美國支持,應該有更多作為,包括增加國防開支和擴大徵兵。

川普若有第2任期,預計將出現的一大議題為是否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資金並專注於印度太平洋地區。

外界普遍預期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將在川普政府中擔任國安職務。柯伯吉今天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討會上表示,拜登對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補充撥款計畫優先順序是錯的。這項計畫在延宕數月後於4月獲得批准,為烏克蘭撥款610億美元,印太地區則為80億美元。

柯伯吉說:「我們應該倒過來。 我們應該有的補充撥款是為第一島鏈提供600億美元,為烏克蘭提供100億美元。」第一島鏈指的是連接日本到台灣和菲律賓的諸多島嶼。(譯者:盧映孜/核稿:張曉雯)11306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國總統大選仇恨值高 拜登川普電視辯論都輸不起
172.30.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