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戰力提升計畫 國防部:112年創造2萬餘人就業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14日電)因應敵情威脅,國防部自民國111年至115年執行「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國防部表示,去年創造就業人口2萬2513人,高效能艦艇第4、5艘艦因外購射控雷達延遲到貨,未能在去年底交艦,已在3月完成全案5艘交艦。
海軍「高效能艦艇」為沱江級艦的後續量產案,量產艦首艦「塔江艦(PGG-619)」搭載雄風二型及三型反艦飛彈,以及海劍二防空飛彈,使其同時具備對空、對海攻擊能力,為建構國軍「不對稱戰力」的利器。
「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自111年至115年度,預算共新台幣2369億5000萬餘元,分5年編列,用於採購「海軍高效能艦艇」、「岸置反艦飛彈系統」、「海巡艦艇加裝戰時武器系統」、「陸基防空系統」、「無人攻擊載具系統」、「雄昇飛彈系統」、「萬劍飛彈系統」、「野戰防空系統」等。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17日邀請國防部報告「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進度及執行成效」,並備質詢;書面報告已於今天送達立委辦公室。
國防部指出,計畫在112年度獲賦特別預算685億餘元,規劃籌建各型飛彈、儎臺、軍事設施及通訊指管裝備等4項;其中去年依計畫產製各式飛彈,並解繳軍種擔任戰備任務,執行進度100%;去年度依計畫完成各專案武器裝備及軍事設施,並移交軍種執行戰備任務,執行進度100%。在通訊指管裝備籌獲進度,也已完成產製及解繳,交付海軍、海巡署運用,執行進度100%。
國防部指出,在儎臺籌獲進度方面,除高效能艦艇外,全案已依計畫完成機動飛彈車等各式儎臺產製,執行進度94%,因高效能艦艇第4、5艘艦受限於外購射控雷達原廠產能不足延遲到貨影響,未能於去年12月交艦,但經過中科院指派高階人員赴原廠盯催,已於今年2月全數到料,並於3月26日完成全案5艘艦艇交艦任務。
針對釋商成果,國防部表示,112年度釋商規劃498.5億餘元,採購簽約408.3 億餘元,釋商成效達81.9%;已執行採購釋商計4344案,參與廠家計有1735家,跨足機械、電子、營造、資通、造船、汽車、化學、光電等各產業,產業衍生效益達816.6億餘元,增加就業人口2萬2513人,有效創造國防安全與擴大產業鏈經濟動能效益雙贏目標。
對於113年的執行規劃,國防部說明,113年獲賦特別預算489億6334萬6000元,規劃籌建雄風、天劍系列、天弓三型及劍翔無人機等各型飛彈、機動儎台等各式裝備及軍事設施,針對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各項專案,依續由國防部依規劃期程督管建案軍種及中科院落實執行,滿足年度量產任務。(編輯:蘇志宗)11306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