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者:拜習會各取所需 美達2主目標、中謙遜求維穩

2023/11/16 17:27(11/16 17:5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總統拜登(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15日會談。(路透社)
美國總統拜登(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15日會談。(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16日電)美中元首15日舉行「拜習會」,學者盧業中認為雙方各取所需,美方達成恢復軍事交流、管控芬太尼的主目標,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則藉此向國內營造「可處理對美關係」形象,滿足權力維穩需求。

學者宋文笛則認為,中國正在回歸「謙遜模式」,新華社報導稱,習近平表示中國沒有超越或取代美國的計畫,因此美國也不需有打壓遏制中國的打算,這與習近平過去多次宣揚「東方崛起,西方衰退」形成鮮明對比。

針對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在舊金山附近會談,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盧業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指出,拜習會延續美中「管控分歧」的政策方向,雖一次會面難以改變美中競爭關係,但雙方會中提出的承諾與關切是否能落實,是後續觀察重點。

盧業中認為,美中在此次會談各取所需,美方最關切議題是恢復高層軍事交流機制,其次是遏止類鴉片止痛劑芬太尼(fentanyl)在美氾濫問題,這兩點都得到中方相對正面回應。對中方來說,拜習會更具「象徵性」意義,習近平盼向國內展現自己有能力處理對美關係,這點也算成功。

至於台灣議題,盧業中認為,美中在會前都已各自表達底線,比較特別的是,習近平刻意提到短期內無攻台計畫,等於是回應美國內部一些鷹派論點,或許有助緩解美國內部對中國的疑慮。

盧業中表示,過去常形容雙方關係應「增信釋疑」,美中現階段情況恐是「釋疑增信」, 釋疑的重要性高於增加信任,美中對話是為建立護欄做出努力,美國常標榜溝通管道順暢很重要,因此台灣也不必過分緊張,認為美中每次互動都有賣台嫌疑。

觀察拜習會氣氛,盧業中認為,短期之內美國並沒有跟中國發生全面衝突的打算,若此次拜習會共識獲得良好落實,美國內部反中的情緒,可能也會緩解弱化,例如芬太尼氾濫議題,是引起美國民眾對中國觀感不佳的原因,中國若展現合作處理意願,可能降低美國民眾對中反感。

針對拜登特別秀出習近平年輕時訪美照片,盧業中認為拜登此舉照顧了中國的面子,中方過去很喜歡藉著展示訪賓舊照凸顯雙方是老朋友,拜登雖沒說中國是老朋友,但此舉能向中方傳遞幾項訊息,即拜登對中國是了解的,拜登本人不是中國的敵人,也滿足習近平想對內營造的形象,似乎習真的可以處理對美關係。

澳洲國立大學的政治學者宋文笛向中央社分析指出,習近平回歸謙遜模式,稱中國現在和未來都不會搞意識形態輸出,顯示其地緣政治野心範圍明顯縮小,亦即「中國式現代化」首先是為了中國自己,它可能為世界提供發展機遇,但不是對現行國際意識形態秩序的挑戰。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宋文笛認為,中國外交政策言論與其經濟困境同步調,習近平此次會談其實只要求台灣和出口管制兩件事。台灣議題是防禦,習近平要求拜登停止向台灣提供武器援助,談到出口管制是補救措施,習近平呼籲拜登取消中國認為不公平的單邊制裁、出口管制和投資審查。

宋文笛表示,美國出口管制和技術去風險策略,似乎已對中國產生足夠壓力,迫使中國轉向更和解的姿態。不過,中國雖恢復美中軍事溝通,仍留下一個例外條款,前提是需「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這意味未來每當中國對美國的所作所為感到惱火時,中國都可以再次切斷軍事對話,並將責任歸咎於美國,因為美國不再讓中國感覺「受到尊重」。(編輯:張若瑤)11211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談兩岸局勢 學者:現狀在沒有戰爭下已改變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