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台灣政策法案提升台美關係 內容微調不必失落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15日電)美國參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案,學者認為,通過版本與最初提案有部分落差,這是很正常的,法律制定本就應保留彈性空間給行政部門,台灣民眾不必覺得失落擔憂,重點是此案已大幅提升台美關係。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14日通過「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通過版本主要變動處包括,駐美代表處正名台灣改為無強制力的「國會意見」,另原版本指定將台灣列為「主要非北約盟友」(MNNA)地位,修改為「以MNNA盟友同等待遇」。
政大外交系主任盧業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美國處理台灣政策法案主要考量,一是對美中關係的衝擊,一是對台美關係的影響,可從該法案推動的「時機」和「內容」兩面向觀察。
就時機點來說,盧業中認為,此案提出後審查時程曾改期,傳出美國行政部門曾向國會溝通,盼審案時機不要跟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的時間點相連,以免對美中關係構成不必要干擾,可見法案選在現在通過,已有考量到降溫美中緊張關係。
盧業中表示,法案目前僅是參院外委會通過,還需經過參院全會、與眾院通過,再由美國總統簽署才生效,外交部盼此案在美國國會這屆會期通過,對台灣來說,越早討論完畢,變數應是越小,但仍須看美國行政部門是否有不同考量。
就內容部分,盧業中表示,這次參院外委會通過的版本有部分被移除,包括台灣作為非北約主要盟友,AIT(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要經過參議院同意任命,還有駐美代表處改名成台灣代表處等;或許接下來還可能再淡化處理其他部分,但重點是「法案整體實質支持台灣這個方向是不變的」。
盧業中說,中長期來看,台灣政策法案通過對美台關係絕對是正面發展,雖然短期來看,有人可能覺得法案跟最早提出的版本有落差,會探討為何有這些轉折,甚至部分民意會覺得有失落感,但他覺得失落和過度憂慮都是不必要的。
盧業中表示,行政部門跟國會在討論法案過程中,去做一些修改是非常正常、自然的,且法律本身若訂得很嚴格,行政部門空間就較小,因此法律制定本來就常會保留些空間,讓行政部門有較多裁量權。
盧業中指出,以「台灣關係法」為例,它在1979年制定後,美國行政部門執行時也會有其他一些配套措施,這些配套措施就是行政部門的裁量權,也呈現了行政部門的主導性。
盧業中說, 其實有些內容就算台灣政策法案最後通過的版本沒有,行政部門還是可以彈性處理,因此關鍵還是在美台關係的提升,台灣需要一點耐心,不需在這種時候為難、強求朋友。
盧業中表示,假設最後結果,軍援、非北約主要盟友這些都無法納入的話,台灣也不用過於失望,因為這些實質性議題,後續仍可能被放在其他年度性法案處理,例如對台安全議題可放在2022財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NDAA 2022)裡包裹處理,該法案不是僅針對台灣,可能不會引起對岸太多過度反應與錯誤解讀。(編輯:蘇志宗)11109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