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媒專訪唐鳳 解讀台灣科技防疫與數位民主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19日專電)義大利媒體「宣言報」(Il Manifesto)昨天刊登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專訪,強調台灣是一個兼具高度政治民主與數位科技的國家,並詳述台灣如何運用科技強化民主、對抗疫情。
宣言報以「台灣的多元宇宙:科技與民主」為標題,用問答方式刊登唐鳳全文專訪。
被問到科技如何促進民主,唐鳳指出,數位科技的優勢是可超越時空限制,同時達成多種創新,例如用紙張投票,花的時間很長,民眾也不可能天天投票,但用線上方式讓公民參與民主進程,只需要花幾秒鐘時間。
唐鳳表示,數位民主參與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確保公民也能參與設定議程,而非政府單方決定後再尋求公眾意見,公民若能透過線上連署或參與式投票,提案公共政策,就能發掘公眾真正關心但政府可能尚未意識到的事情。
唐鳳表示,例如有8000人在網路連署希望調整台灣的時區,讓北京到台灣的人要改手錶時間,凸顯台灣的獨特不同,儘管反對者認為此舉會造成過大經濟損失,但最後正、反方都同意台灣必須在國際上更有獨特性。也有成功說服反對者的案例,在承認同性婚姻這點台灣就做到了,宣揚了台灣捍衛人權的價值。
談到科技防疫,唐鳳表示,台灣將數位科技運用在分配口罩、追蹤接觸者、接種疫苗等各方面,除大幅提升效率,也降低了民眾的恐慌心態,有些人擔心科技產品有竊取隱私的疑慮,但高科技也同步在發展保護隱私的機制,例如台灣運用的防疫機制,不會讓任何參與者取得全部數據,幾週後數據就刪除不會流出。
唐鳳表示,台灣運用數位科技防疫,相對中國對數位科技設下重重限制,讓互聯網變成「內聯網」,扼殺了創新能力與言論自由,例如李文亮吹哨疫情的訊息2019年底一傳到台灣,隔天台灣政府就開始管制機場,這個訊息拯救了台灣人,在中國,李文亮的訊息卻沒有公開給武漢民眾,被中國官方壓下。
唐鳳指出,台灣兩黨有共識,不允許中國供應商加入台灣的4G、5G基礎設施,因為即使通過了安全檢查,也可能因為專制政府的政治力介入衍生各種變數,造成商業成本增加,台灣不如選擇與其他可以長期信賴的國際廠商合作。
被問到數位科技如何幫助台灣增加國際空間,唐鳳表示,疫情後各國高級官員更習慣參與線上會議,以往她參加會議時,通常會遇到級別較低的與談者,想和高級官員會談一定要出席實體會議,容易卡在官僚問題和外交障礙難以實現,但現在她有更多機會與外國高級官員舉行線上會議,從這個角度來說台灣的空間變大了。
唐鳳表示,台灣以科技防疫的成果深受肯定,這也增加了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台灣將運用科技促進民主的模式可提供各國參考,2014年時台灣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低於10%,政府在7年之內,運用數位科技拉近民眾、公部門、私營企業間的夥伴關係,快速解決各項短期立場衝突,就可能逐漸建立長遠的共識。(編輯:林憬屏)11101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