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華府智庫學者示警 台中港恐成共軍目標

2021/8/3 16:4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3日電)華府智庫2049計畫協會研究員易思安指出,台中港是共軍進行登陸作戰最適地點,因為若從運輸角度觀察,港口比起沙灘更有效率;他並示警,台灣港口設備若使用中國製造,港口情報將被掌握,例如上海振華重工的機具已使用在高雄港。

華府智庫「2049計畫協會」(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7月22日發布「敵對港口:台灣港口和解放軍入侵計劃 」(Hostile Harbors: Taiwan’s Ports and PLA Invasion Plans)研究報告,分析共軍兩棲兵力攻台的可能性及方式。

易思安指出,兩棲作戰雖然難度高,但仍是其他侵台選項可能失敗後的最終選擇,因為若只靠空襲與封鎖,仍難以迫使台灣投降,且共軍入侵與占領依舊得出動龐大船隊,若從運輸角度觀察,港口比沙灘更有效率。

易思安表示,侵台成敗可能取決兩棲部隊是否能奪取、控制和利用台灣的大型港口設施,因為僅憑台灣的少數小型海灘,難以滿足共軍部隊、武器、補給等運輸需求。

易思安分析,台灣幾個重要港口中能讓坦克及其他重型裝備快速卸載,加上周遭相對平坦與輕度城市化,附近還有海灘或三角洲的存在,是共軍認為最適合的攻擊目標。

根據這些標準,台中港是解放軍進行登陸作戰的最適地點,其他例如高雄港、台北港與安平港則是潛在目標;至於軍用的左營、基隆、蘇澳,因防禦嚴密,加上開戰後肯定會成為重點空襲目標,共軍認為是最難攻占的港口。

但易思安擔憂,台灣的港口與碼頭若能被中資企業先控制,甚至使用與共軍有密切關係的各種設備,那麼對台灣港口情報收集自然不在話下。

他說,最糟糕的是,疑似共軍的勢力確實伸入台灣港口。例如中國國企「中國遠洋運輸集團」(COSCO)民國107年買下高雄高明貨櫃碼頭的主要股份,碼頭裝設的自動化智慧型起重機則是由上海振華重工製造,而振華重工所隸屬的「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因與共軍過從甚密去年被美國列黑名單。

國防部智庫、國防院學者蘇紫雲今天受訪分析,共軍奪港有兩大意義,一是戰略突襲、二是顛倒正面(讓台灣誤以為以傳統方式登陸,但實際則利用非傳統方式攻台),因為奪港的成本與風險比較小,主因是港口面積並不像傳統登陸戰的範圍這麼大,因此不能僅以傳統反登陸思維防備中國,應將其視為複合型登陸,其方式涵蓋傳統、非傳統,打擊重點不在消滅國軍,而是阻絕及切割國軍,讓更多主力部隊上岸。

蘇紫雲提到,台北、台中兩個港口的重要性遠高於高雄港,原因在於台中港腹地大,登陸後可快速抵達清泉崗機場,往北可控制新竹空軍基地,一次麻醉台灣兩大主要防衛設施,若與台北港相比,台北港的腹地小,但距離台北政經中樞、機場近有戰略意義,而台中港腹地大,可讓共軍重裝部隊登陸後快速展開,兼具地形、戰略要地雙重意義。

蘇紫雲舉例,根據公開資訊,台北港的貨物下卸量一小時約4000噸,若共軍在台灣海灘野戰登陸,便不具備龐大下卸量,因此若共軍能控制並防守港口5、6個小時,台灣會很危險,合理推測,075兩棲攻擊艦、071型船塢登陸艦可能會假裝在台灣鄰近海域軍演,並突襲港口,再讓附近載運共軍及軍備的偽裝貨輪進港下卸。

針對台灣碼頭上諸多設備來自中國,蘇紫雲提到,台灣跨部會國防意識一定要再強化,因為例如汽車渡輪這些船隻,在兩岸直航時都能開放車上、車下,等於讓中國汽車渡輪平時可合法進入台灣港口,若屆時把關不周延,讓裝甲車等軍用車輛下卸,等同現代版的木馬屠城,疏忽國防意識,等於替共軍開了方便的大門。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蘇紫雲也舉例,美國、英國建造航艦的船廠,早期因價格因素都向中國進口起種設備,但事後均更換成國貨,因此未來台灣除了應更嚴格管理外,也應將這些設備的連網系統、監視器換為台灣製。

不過,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歐錫富7月29日在最新的「國防安全即時評析」也提到,解放軍兩棲作戰部隊對台威脅最大,也是台灣不對稱作戰首要打擊目標,應該密切觀察其動態並發展反制作為;但他提到,近年共軍兩棲作戰艦雖快速成長,但有些配套仍然無法配合,例如直升機的生產線無法負擔龐大需求、726型氣墊登陸艇謠傳動力不足、兩棲兵力不夠等。(編輯:林興盟)11008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