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晚年推動民主化兩大壓力:美國催逼、中共競爭【書摘】
(中央社網站)故總統蔣經國晚年推動台灣民主化,開放大陸探親、解除報禁、默許民進黨組黨、對國際宣告將解除戒嚴,原因之一是來自美國的壓力。胡佛東亞館藏部主任、歷史學者林孝庭在新書《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分析,另一個重要壓力來自鄧小平主政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的海峽兩岸進行著一場制度改革的無聲競爭。中央社取得部分內容刊載如下:
美國敦促台灣走向民主
台美斷交後,蔣經國受到來自華府行政與立法部門對於推動民主化的壓力有增無減。美國的壓力有多大,從1982年夏天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致康寧祥的私函可以窺見,這位美國前總統的胞弟在信中直率批評國民黨在人權與民主化議題上「做得還不夠」(there has been too little progress),甘氏說他對中共侵犯人權深惡痛絕,當台灣出現類似的情況時他更無法坐視,並要康寧祥轉告其他黨外人士,他已和國會參、眾議院領袖攜手合作,準備提案要求國民黨解除戒嚴令。
面對美方的壓力,蔣經國曾透過管道讓華府知悉未來四大施政方向,包括政治民主化、政府組織本土化、保障台灣經濟繁榮,以及逐步開放兩岸民間往來。
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另一個鮮少被提及的微妙因素,是來自對岸中國大陸無形的競爭壓力;美、中建交後,美國上下對鄧小平治理下中國的改革開放,充滿高度的想像與期待;1985年之際,鄧小平在海內外享有如日中天的聲望,該年9月中共十二屆四中全會確立改革開放政策持續不變,改革派人士繼續穩定掌權,中共黨內元老與軍方干涉政局發展的可能性也極小,此一局面和海峽另一端深陷政治醜聞、保守氛圍瀰漫的台灣,形成強烈的對比。
同一年秋天郝柏村訪美時,國務院東亞助卿伍佛維茲(Paul Wolfowitz)提醒郝,不應讓美國民眾有一種錯誤的印象,即中華民國政府不過是另一個「獨裁政府」。郝柏村在華府停留時,時任駐美代表錢復也坦言,美方認定蔣經國身邊遭保守派包圍,對鄧小平的政治繼承安排則觀感良好,普遍認定未來中國大陸將趨向安定,會出問題的反而是台灣,他還透露與副總統布希晤談時,對方竟說道:「我講這話你不高興,十年前我在北京很苦,現在有天壤之別,他們真有進步。」錢復感慨台北如繼續宣傳中共即將崩潰,恐怕沒有人會相信,郝答允將這些訊息如實轉達給蔣經國。
無庸置疑,「江南案」的爆發與蔣孝武被影射牽連其中,成了蔣經國加速民主化腳步一個重要的催化劑,促使他在1985年下半年數次公開宣示中華民國沒有繼承人的問題,台灣也不會出現軍政府。
翌年春天,蔣提名多位開明派人士,躋身國民黨的權力核心,並任命「政治革新小組」,研擬中央民意代表改選、省市長民選、解除戒嚴與開放黨禁;包括副總統李登輝在內許多黨政要員也被委以與黨外人士溝通對話的重任,輿論風向開始鼓吹威權體制已行不通,國民黨必須開放政權,只不過當時李登輝目睹此一重大的政治工程,感嘆除蔣經國本人之外,黨內其他大老並無真正改革的決心與共識,相當程度上都在敷衍,「敷衍給蔣經國看」。
國民黨上下對於蔣經國是否真心推動民主化,大多在觀望並心存疑慮,然而來自華府與北京直接或間接的壓力,卻從未停止。
來自北京的體制改革競爭
1986年6月鄧小平大膽提出「政治體制改革」,並宣布成立「中央政治體制改革小組」,兩個月後美眾議院通過決議,要求國民黨擴大民主改革,開放黨禁、報禁與廢除戒嚴令,黨外人士受此鼓舞,趁勢於9月28日圓山飯店集會時臨時變更議程,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
消息傳來,國民黨內都在等待蔣經國的態度,李登輝回憶,蔣當下指示:「此時此地,不能以憤怒態度輕率採取激烈行動,引起社會不安,應採溫和態度,以人民國家的安定為念。」郝柏村也憶及蔣於翌日召見他並探詢黨外組黨的看法時,曾自嘆國民黨「太老大」,面對反對派組黨,蔣指示應「避免衝突、冷靜處理」。9天後,蔣利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Katherine C. Graham)專訪的時機,親口宣示台灣將解除戒嚴並開放黨禁、報禁,間接宣告他將允許民進黨成立並合法化。
值得注意的是,一如十餘年前小蔣推動「本土化」時美方對其前景有所疑慮,此刻華府對於小蔣是否真心希望改革,抑或只是在分化反國民黨的力量,仍有所揣測。中情局甚至大膽預言,健康狀況不佳的蔣經國極可能在該年年底前主動卸下總統職務,免除儀式性的任務,但仍將以國民黨主席的身分繼續握有國政的最後決策權,而毫無政治班底的李登輝一旦繼任總統,極可能是一名空頭元首,屆時政府運作的重心將落在行政院,而非總統府。華府還認定「後蔣經國時代」的國民黨,不論步入集體領導制或由李登輝取得部分權力,整體局面仍將由外省集團所掌控。
與美國情報機構分析研判有所出入的是,風燭殘年的蔣經國顯然是真心想推動民主化,而非只是在拖延時間以緩和島內日趨緊張的政治態勢。
1986年底增額立委選舉,黨外勢力以尚未取得合法地位的「民進黨」身分參選,表現不俗,在100名席次中取得12席,得票率達22%。選舉後小蔣召見李登輝討論此事時,再次表示面對此結果,不要操之過急,不要用激烈的手段強力鎮壓,又稱政府最怕的就是施政只知強勢作為,毫不考慮後果。此刻他的心態和1977年面對地方選舉挫敗時的灰心喪志有天壤之別,儘管如此,他也流露出對黨外份子熱中以狹隘的地域觀念分化台灣社會與百姓之高度憂慮。
或許此刻蔣經國心中所殷盼的民主化進程,是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穩健踏出去,而非極端與躁進,只不過推動全面政治革新的心意既定,再也沒有回頭路。當郝柏村質疑解嚴後台灣社會恐將出現「偏激雜誌報紙滿街氾濫,遊行請願示威隨時隨地可見」的亂象時,小蔣答稱政治走向民主化,「好像女人生孩子會有一陣痛」,他希望絕大多數民眾未來會有成熟的民主素養。
同年10月底,鄧小平早年一段重要的講話,被列入中共正在召開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他在這段談話中表示,如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北京領導人顯然認定推動政治體制革新的時機已趨成熟,其所研擬的議題包括黨政分離、下放權力、建立社會協商對話等。
此刻台海兩岸彷彿正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制度改革競賽,很難說彼此之間毫無交互影響;就在中共十三大會議結束後,國民黨宣布開放台灣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探親,1988年元旦,台灣解除報禁,蔣經國逝世一年之後的1989年元旦,國府解除黨禁,台灣的政黨政治與民主化工程至此展開新頁。無可諱言,台灣雖在形式上已從威權過渡到民主,卻也埋下90年代李登輝所代表的本土化、全面開放式民主,與郝柏村所代表的外省統派、父權指導式漸進民主,兩條路線之爭,然而這已非小蔣生前所能掌握。(書摘內容由遠足文化授權,小標為中央社所加)(編輯:趙敏雅)1100427
書名: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
作者:林孝庭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21/04/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