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偵查法草案惹議 朱富美:應考量人權保障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台北19日電)法務部推動科技偵查法草案,引起侵害人權疑義,立委詢問監察院有無具體做法;監察院秘書長朱富美今天說,草案版本還沒確定,但應考量完善人權保障機制,「有需要我們提供意見,我們很樂意。」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邀請朱富美列席說明立法計畫,並備質詢。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質詢時表示,法務部想推動科技偵查法,引發侵犯人權的疑義,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高涌誠說這部法案涉及人權議題,監察院有無具體做法或有沒有計畫主動表示意見。
朱富美說,從媒體上看到,目前這部草案,法務部還在廣納意見,還沒完全確定及定案,所以監察院,尤其是國家人權委員會,還沒探討這個問題,很難表示意見。
朱富美指出,對於這樣的法案,不管從國際間或是國內外來看,如果法務部可以採納各界意見,最重要的是能夠完善人權保障機制,例如從基本權的侵害、法益保護、程序保障,以及規定的明確性等這幾點做考量,而這幾個原則,法務部也對外做很多說明。
李德維追問,法務部有沒有徵詢監察院意見;朱富美指出,目前還沒有,但法務部已在很多場合表達意見,「有任何需要我們提供意見,我們很樂意」,溝通管道沒問題。
民進黨立委周春米關注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職權行使法草案中規定,「人權委員會依職權或陳情,除得進行調查或訪查外,亦得經決議進行系統性的國家詢查」,詢問該項法律的定義或概念為何。
朱富美說,目前國家人權委員會在思考、想要做的是對於機構中的特教生教育問題,以及因職災而受傷的移工問題等。
此外,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表示,有民眾16日為抗議南鐵東移強拆民宅,試圖衝進交通部抗議,衝突過程中,有警方以警察職權行使法第19條「瘋狂或酒醉,非管束不能救護其生命」規定,用束帶將記者壓制在地,國家人權委員會是否要介入調查;朱富美說,這應該有討論空間,會將意見轉知人權委員研議。
邱顯智也質疑,國家人權委員會網站的會議紀錄,只有8月4日一次,以及將過去監委調查案件,納入人權委員會的績效,「魚目混珠」;朱富美說,人權委員會每週開會,調查範圍較過去廣泛,至於當中是否包含過去監察權的行使,由監委釐清。(編輯:謝佳珍)10910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