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朱立倫籲疫苗研發應加入國際隊 不能閉門造車

2020/5/11 09:4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劉冠廷台北11日電)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表示,台灣第一階段防疫成功,若要跟上國際復甦腳步,疫苗、快篩、藥物是關鍵;他呼籲政府,在疫苗的部分應趕快加入「國際隊」,絕對不能閉門造車。

朱立倫今天上午透過臉書發表影片,內容是他與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前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暢談下一階段的防疫部署。朱立倫表示,多國將在年底研發出疫苗,準備重啟國門,重拾經濟動能,台灣因疫苗明年底才會上市,恐無法跟進,可能面臨鎖國困境,沒有樂觀的本錢。

朱立倫指出,台灣第一階段防疫成功,若要跟上國際復甦腳步,疫苗、快篩、藥物是三大關鍵,但因樣本數不夠,相對國際開發疫苗,能力有限;「到明年底才有疫苗真的太晚」,台灣疫苗部分,應該趕快加入「國際隊」,分享他國病毒株與抗體數據,跟國際一起合作開發,絕對不能閉門造車。

朱立倫表示,過去政府一再強調五加二產業,但在生技產業實在「說得多、做得少」,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長期以來「重製造、缺研發」,研發人才、後續產業鏈培養,以及研發投入的資源,相對不足,應該是政府未來發展生技產業應該補強的重點。

楊志良則說,除非疫苗成功,否則台灣開放之後,恐怕會在恐懼中過日。他也提到,經濟何時解封,可以跟哪些國家往來,都應該儘速訂出標準。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林奇宏表示,台灣第一波防疫成功,但廠商因為個案太少,台灣缺少國際合作,讓試劑產品沒有足夠的測試;廠商有與各國業界交換訊息,但沒有一個總體的國家政策配合跟支持。

林奇宏說,台灣資源有限,定位要清楚,台灣的資通訊產業在檢疫過程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政府要有更多作法。(編輯:林興盟)10905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