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人生活從黑白變彩色 一切從解嚴令開始

2017/7/14 15:45(7/28 19: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5日電)2017年公布台灣新聞自由度亞洲第一,全球國家自由度,台灣更獲評「最自由」國家,超越美國、法國。但難以想像在30年前的戒嚴時代,台灣社會在威權統治下,政治有黨禁、社會有報禁和禁歌、禁書,學校有髮禁,電視只能看三台、報紙還限3大張,人民基本權利處處受限,層層枷鎖,人生彷彿是黑白的。隨著1987年7月15日起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和解除外匯管制..等,為台灣社會帶來空前轉變,民主與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公民力量日漸茁壯。台灣跨出民主憲政改革的步伐,從威權體制邁向民主自由,也為日後的發展與進步奠定基礎。

戒嚴時代社會彌漫恐怖氣氛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前,為加強政治控制,當時的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宣告自同年5月20日起全台實施戒嚴;在這段長達38年的戒嚴期間,人民集會、結社、言論和出版等自由,受到相當大的箝制。政府遷台後,兩岸進入長期對峙狀態,此戒嚴令成為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穩固統治的重要法律,並等同宣布臺灣處於如戰爭般的緊急狀態,38年的戒嚴是充滿禁忌的年代,社會彌漫恐怖氣氛。

知識分子黨外追求自由民主 突破戒嚴體制

戒嚴時期中國出版品、黨外、台獨、批評當局的的書刊都被查禁。1950年代,雷震發行「自由中國」雜誌,以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等基本人權為號召,提倡民主人權,並籌組反對黨「中國民主黨」,轟動一時,但最後被以匪諜罪嫌逮捕入獄。

黨外雜誌百花齊放。1975年,台灣本土菁英黃信介、康寧祥、張俊宏、黃華、姚嘉文等人共同籌劃出版一本政論性雜誌。在1975年5月先以《台灣公論》之名提出雜誌申請而遭駁回,後來改以《台灣政論》才獲准登記。這是第一本以「台灣」為名稱的政論雜誌。各期內容曾探討的主題包括:國會全面改選、解除戒嚴、解除報禁、解除黨禁等等。1970年代的《台灣政論》,可說是1980年代黨外雜誌的典範。由於《台灣政論》對台灣社會的影響深遠,尤其是對國民黨統治基礎的嚴重衝擊,第5期就被國民黨警備總部以該雜誌煽動他人觸犯內亂罪,遭到停刊處分。

郭雨新、郭國基等黨外人士,在1960年代投身民主運動,但只是個別行動,沒有形成集體力量,一直到1970、1980年代,反對勢力集結,黨外勢力蓬勃發展。臺灣民主運動與黨外運動先行者黃信介1961年就以最高票當選第五屆台北市議會議員,步入政壇,並開始組織支持黨外人士參選的後援會,團結統合黨外民主勢力。

戒嚴時期規模最大的警民衝突 美麗島事件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1979年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在高雄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最後演變成警民對峙;當局出動鎮暴部隊、鎮暴車和催淚瓦斯圍堵群眾,暴發戒嚴時期規模最大的警民衝突,稱為「美麗島事件」,此事件造成了官民雙方200多人受傷,警備總部大舉逮捕黨外人士,並進行軍事審判。

1986年519龍山寺黨外抗議戒嚴

1986年5月19日鄭南榕以「紀念台灣戒嚴日」為由,策劃推動五一九綠色行動,於台北龍山寺聚集數百名群眾集會,抗議國民黨政府長期戒嚴,被鎮暴警察以人牆層層包圍,靜坐抗議對峙長達12個小時。這次活動是黨外人士首次發動集體挑戰戒嚴。

1986.9.28 民進黨圓山飯店成立

1986年9月28日黨外後援會推薦大會於臺北市圓山大飯店舉行,132位與會人士簽名組建民主進步黨。前總統陳水扁曾受訪表示,他認為解嚴的遠因是美麗島事件發生,近因是民主進步黨的成立,迫使蔣經國與當時的政府解除戒嚴。

1986.10.7 蔣經國釋出解除戒嚴訊息

1986年10月7日下午4時,蔣經國在總統府會客室接見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
葛蘭姆(Katherine Graham)訪問,葛蘭姆當時問到,「聽說貴國會在最近解除戒嚴及開放組黨是嗎?」蔣經國沉穩的回應,會在制定相關國家安全法令後,解除戒嚴並開放組黨。當時在現場擔任蔣經國英文翻譯的正是馬英九。回憶這段歷史關鍵時刻,馬英九說立即感受猶如電流通過身體一般」、「我告訴我自己,我們正在改寫歷史」,一股強烈的歷史參與感油然而生。

1986.11.30 桃園機場事件

1986年了11月30日,名列黑名單的許信良在日本成田機場與政治受難者謝聰敏、林水泉三人,準備搭國泰班機闖關回台,民進黨發動群眾前往桃園國際機場接機,爆發警民衝突;但許信良等人卻遭到國泰航空公司拒絕登機,以致無法踏上回台班機。這場桃園機場事件,也帶動當年名列黑名單的海外菁英陸會闖關返台。

1987.5.11 學運世代 台大「511自由之愛」

台大學運「自由之愛」主張以校園內大學生的集體力量,對抗國民黨用國家機器(包括校長、教官、行政人員等)控制校園、支配學生的制度。1987年5月11日,台大學生發起「校園漫步」活動。由林佳龍、鄭文燦、鍾佳濱、黃偉哲、王雪峰、段宜康、郭文彬等學生高舉各種改革訴求的布條、標語,呼著「要求普選」和「我愛台大」的口號,在台大校園各處演講。

1987.5.19 抗議遊行 要求解嚴

1987年5月19日,民主進步黨在國父紀念館舉行抗議活動提出「只要解嚴、不要國安法」、「100%解嚴、100%回歸憲法」。

1987.7.15 解除戒嚴

1987.7.7立法院長倪文亞宣告通過解嚴案,擊槌宣告通過台灣地區解嚴案。

1987.11.2 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

1988.1.1 開放報禁准許新報紙登記

1988.1.13 蔣經國去世 李登輝接任總統 台灣民主化工程

解嚴後社會運動、街頭抗爭

1988 五二○農運

解嚴後首次大規模群眾運動,上千位農民上街示威爭取權利,爆發激烈警民衝突。

「無殼蝸牛」抗議房價飆漲

1989上萬名「無殼蝸牛」的市井小民,露宿台北地價最貴的忠孝東路,抗議房價飆漲。

1989 鄭南榕為爭取言論自由自焚

自由時代週刊創辦人鄭南榕策劃1986年519綠色行動,發出對戒嚴威權體制的怒吼。1989年4月7日,鄭南榕為主張言論百分之百自由,誓言「國民黨只能捉到我的屍體,不能捉到我的人」,在總編輯室壯烈自焚,震驚各界。

1990.3 .16-3.22野百合學運

野百合學運是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發生的學生運動,又稱「3月學運」 。最多時有近6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今自由廣場上靜坐。學生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不但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首次大規模的學生抗議行動,同時也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在野百合學運後,時任總統的李登輝履行對學生的承諾,召開國是會議,另一方面也在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台灣的民主化進入新階段。

第一階段修憲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修正刑法一百條(內亂罪)、撤銷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立法院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緊接著國民大會與立法院全面改選(結束萬年國會) ,台灣民主憲政揭開序幕。

1992 第二階段修憲 總統任縮短為4年、台灣省政府設省長,省民直選。

1994 第三階段修憲 總統直選

1996 總統直選,台灣政治從權威轉為民主

1997 第四階段修憲 凍結省自治選舉

1998 精省(台灣省政府虛級化)

1999 第五階段修憲

2000 第六階段修憲 國民大會大虛級化

2000 首次政黨輪替。陳水扁當選總統,民進黨首度執政,民主力量日漸茁壯。

2004 第七階段修憲 廢除國民大會、立委席次減半、選制改單一選區兩票制、公投入憲

2008 二次政黨輪替。馬英九當選總統,中國國民黨贏回執政權。

2016 三次政黨輪替。蔡英文當選總統,民進黨重新執政。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記錄解嚴街頭民主運動的攝影師邱萬興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