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節如:公告地價查估 嚴重低估
2015/9/11 19:47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1日電)民進黨籍立委陳節如今天說,地方政府在土地公告地價和公告現值的查估上嚴重低估,有做假帳的問題,中央政府必須嚴肅面對。
陳節如晚間表示,今年內政部公布全國平均公告現值占一般正常交易價格的比率約為88.74%,並宣稱16個縣市已經達到9成,她質疑數字的真實性,各縣市為了達標,不惜利用地價調查查估規則的漏洞和地價公告的巧門。
她表示,根據地價調查估計規則的做法,同一區段內,假設有素地、透天厝或大樓,為了讓土地的「擬評現值」降低,查估人員就會選擇透天厝來做為查估對象,得到最低地價。
陳節如說,也可透過提高裝潢和設備的扣減項目,將土地的「擬評現值」即「一般正常交易價格」壓低。更不用說查估時只計算法定容積,不必計算獎勵容積,也進一步低估地價。
她表示,如果區分各縣市應稅地和免稅地(例如農地)的統計,又可發現多數縣市免稅地的公告現值均比應稅地的公告現值更能反映市價,地方政府就是用這個巧門拉高縣市的平均值,美化自己縣市和全國的最終帳面數字。
她說,各縣市政府的地價評議委員會(簡稱地評會),面對議會、地主、建商等不同層面的政治壓力。公告地價和公告現值也因背負太多不必要的政策使命而綁手綁腳,如課稅稅基、徵收、租用公有土地租金、社會福利身分的調查等,都是參考這兩項價格,牽一髮動全身。
陳節如認為,三價合一(市價、地價、現值);地評會的再調整;地政和稅務分離,都是中央政府必須積極處理的課題。10409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