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鴻海挑戰多 金融時報:郭台銘接班人任務艱鉅

2019/4/24 18:0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4日電)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上週宣布計劃退出日常營運時,試圖緩和各界對鴻海未來發展的疑慮。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業界人士說法報導,鴻海未來面臨諸多挑戰,無論誰接班,都將面臨艱辛的工作。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記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報導,鴻海兩名高階主管說,他們不清楚郭台銘確認誰是接班人,但他們確定郭台銘已有讓公司順利營運的計畫。

然而,業界人士認為未來道路艱辛。這篇報導說,鴻海目前面臨的挑戰,比郭台銘1974年創立公司以來的任何時候還嚴峻。

鴻海股東富邦人壽一名主管說「他們能快速壓低成本,這點他們真的很在行」,「但未來成長從何而來,他們還沒想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自蘋果iPhone2007年問世以來,鴻海的成長大多來自iPhone組裝,營收從2006年的9070億元增至去年的5.3兆元。組裝蘋果產品占總銷售額的55%。

鴻海擁有龐大的市占率,能以比對手還低的價格製造產品,郭台銘在生產電視機、遊戲機、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時,已經以這種手法立足商場。

不過,隨著全球智慧型手機需求停滯,iPhone本身也遭遇問題,尤其是在中國,這項資產變成了負擔。

中信里昂(CLSA)亞洲科技研究(Asia Technology Research)主管巴瑞特(Nicolas Baratte)表示:「不幸的是,對台灣企業整體而言,尤其是鴻海,他們從未將資訊科技以外的產品多角化。或是說做得太少,太慢。」他說:「郭台銘一直在談這件事,但還是只占營收1%。」

如今,這個問題變得更為急迫,因為從汽車到家電用品,人工智慧讓許多物品可以電子方式控制,業界人士預期全球電子產品市場將分割成許多更小部門,因為消費者將大為降低對於智慧型手機等單一設備的依賴。

然而,這不是鴻海面臨的唯一問題。鴻海陷入生產基地過度集中中國的情況,中國勞力成本則日漸上揚,中國地方政府對技術層次低的組裝工廠提供的優惠不如以往;美中貿易戰也迫使許多電子產品製造商往中國以外地區發展,或甚至將生產線移出中國。

郭台銘預見了許多這些困難。10年多前,他開始在中國內陸省分拓展鴻海的製造能力,當地的勞力成本比深圳和東南亞低。

早在2011年8月,郭台銘就跟員工說,他打算以機器人取代許多人力,3年內將使用100萬個機器人。

他也試圖進軍新的產品部門,建立製造零件的上游企業並進入設計與銷售領域,這些產業的毛利率比組裝高。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不過,郭台銘嘗試改變路線的行動未有突破。巴瑞特說,鴻海落後主要競爭對手,主因是iPhone比其他智慧型手機品牌需要更多組裝人力。

巴瑞特指出:「與別的電子組裝公司相比,鴻海每1美元營收所需的人力還是其他廠商的兩倍。」(譯者:張曉雯/核稿:徐崇哲)10804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