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銀髮族保命防跌 專家傳授4策略免憾事發生

2025/2/18 12:41(2/18 13:0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跌倒是銀髮族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位,專家建議長者防跌應從視力、聽力、行動與營養等功能著手,其中助行器與拐杖等輔具支持能降低失足風險。(中央社檔案照片)
跌倒是銀髮族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位,專家建議長者防跌應從視力、聽力、行動與營養等功能著手,其中助行器與拐杖等輔具支持能降低失足風險。(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8日電)近年演員馬如風、鬼故事大師司馬中原等名人跌倒並過世消息令人惋惜,跌倒是銀髮族事故傷害死因第2位,長輩跌倒是可以預防,專家提供4大功能防跌策略避免憾事再發生。

據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因排行第2為跌倒,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天在記者會表示,台灣今年起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除了慢性疾病,長輩常見問題就是跌倒,過去調查發現每6名長者就有1人曾跌倒,每12名長者就有1人因此就醫,銀髮族保命防跌成關鍵課題。

台灣生活復能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職能治療師鍾孟修說,長者跌倒風險分為內在與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有身體功能退化、慢性病影響、神經系統與認知功能改變、藥物影響與心理狀態害怕跌倒;外在因素則為環境問題、不適當輔具或設備、穿著不適合鞋子或天氣影響。

鍾孟修提醒,長者防跌應從視力、聽力、行動與營養等功能著手。視力功能防跌策略可透過視力輔助,提供適當眼鏡或放大鏡識別障礙物,或照明改善,增加家庭空間光線及對比,定期篩檢與治療矯正是關鍵,每年定期檢查視力,早期發現介入矯正治療,預防看不清跌倒。

視力功能防跌策略分為定期聽力檢查、使用助聽器、環境聲音調整與安全提示,鍾孟修表示,早期發現聽力衰退改善相當重要,因前庭功能影響跌倒風險,助聽輔助器也能協助長輩提高警覺性、延緩認知退化,建議居家環境避免背景噪音,結合聲光警示系統,提高辨識。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鍾孟修說,行動功能防跌策略則強調長輩應保持肌力運動與平衡訓練習慣,同時透過健走或慢跑,增加步行距離維持步態訓練,避免跌倒,建議在長輩經常出沒的地點放置地板止滑、安裝扶手、去除雜物確保環境安全,助行器與拐杖等輔具支持也能降低失足風險。

營養功能防跌策略也不能忽視,鍾孟修提醒以「高蛋白飲食」、「水分補充」、「攝取鈣與維生素D」與「營養篩檢」為核心,均衡飲食和曬太陽獲得鈣、蛋白質與維生素D,維持肌肉與骨骼,保持水分減少身體不適帶來的跌到風險,定期評估營養攝取有助延緩衰弱與肌少症。(編輯:陳政偉)11402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