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114年首例本土傷寒 北部青少年漁港用餐發燒確診

2025/2/11 15:31(2/11 17:0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圖)11日在例行疫報表示,北部10多歲男性在北部漁港用餐後,1月27日開始出現肌肉痛、喉嚨痛、反覆發燒狀況,就醫確診傷寒,為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確定病例。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2月11日
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圖)11日在例行疫報表示,北部10多歲男性在北部漁港用餐後,1月27日開始出現肌肉痛、喉嚨痛、反覆發燒狀況,就醫確診傷寒,為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確定病例。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2月1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確定病例,北部10多歲男性在北部漁港用餐後,於1月27日開始出現肌肉痛、喉嚨痛、反覆發燒狀況,就醫確診傷寒,目前仍在住院中。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今天在例行疫報時說明,個案無潛在疾病,1月27日出現發燒、肌肉痛、喉嚨痛、咳嗽、流鼻水、口腔潰瘍等症狀,曾到診所就醫,服藥後咳嗽、流鼻水改善,但4、5天後仍反覆發燒,到急診就醫,血液檢查發現有感染跡象,收治住院並給予抗生素;2月5日血液檢出傷寒桿菌,目前住院10天仍在治療中。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個案近期無國外旅遊史,潛伏期曾與6名同住家人至北部漁港用餐,推測可能因食用遭受污染的海鮮而感染;其中2名家人亦曾於2至3天後出現腹瀉症狀,目前已康復,另4名家人、27名同班同學皆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啟動相關防治措施,並採集同住家人糞便檢體送驗。

林詠青說明,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可由3至60天不等),主要透過食用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及尿液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常見的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厭食、腹痛、腹瀉、相對性心律減慢或軀幹出現紅疹等

林詠青指出,感染傷寒桿菌若未經妥善治療,恐併發腸出血或腸穿孔,致死率可達10%,且就算痊癒,也可能變成慢性帶菌者;經適當治療,則可降低死亡率到小於1%。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疾管署統計,國內自2021年起迄今累計傷寒確定病例26例,其中本土病例10例及境外移入病例16例,以20至39歲個案為多,境外移入個案以鄰近亞洲國家為主,以印尼11例為多,其次為泰國2例。今年至目前累計2例,其中截至2月11日有1例本土病例,與2021至2024年同期0至1例相當。

疾管署呼籲民眾注意飲食及手部衛生,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甲殼類海鮮建議煮沸或蒸煮10分鐘再食用,食物烹調及製備過程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非立即食用的食物應加蓋後置入冰箱妥善保存,尤其沙拉及冷盤的保存應特別謹慎,飲用水應煮沸或使用瓶裝水;此外,飯前、便後、處理食物前或更換尿片後,應正確使用肥皂及清水澈底清潔雙手。(編輯:陳政偉)1140211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