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月經不規律、不正常出血勿輕忽 女師罹子宮內膜癌

2025/2/11 11:46(2/11 12: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恩主公醫院婦產科醫師徐靖表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主要是肥胖和西化的飲食習慣,肥胖病患的體內脂肪細胞含量較高,脂肪細胞會分泌一些類似雌激素型態的賀爾蒙,刺激子宮內膜,導致增加罹癌的風險。(恩主公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4年2月11日
恩主公醫院婦產科醫師徐靖表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主要是肥胖和西化的飲食習慣,肥胖病患的體內脂肪細胞含量較高,脂肪細胞會分泌一些類似雌激素型態的賀爾蒙,刺激子宮內膜,導致增加罹癌的風險。(恩主公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4年2月1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50多歲女教師因月經變不規律,還有不正常出血長達1年,就醫才發現是罹子宮內膜癌。醫師提醒,肥胖與年齡都是子宮內膜癌高風險因子,若持續陰道出血超過3個月就要注意。

這名50多歲的女性教師,原本對月經變化不以為意,在朋友提醒下,才至醫院看診,經過內診與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內膜厚度超過1.5公分,遠超過50歲以上更年期女性的正常範圍(小於1公分),且在子宮內膜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子宮內膜癌。

診治這名患者的恩主公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靖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患者是罹患子宮內膜癌第1期,並無深層侵襲或淋巴轉移,因此患者無須進一步接受化學治療,只須定期追蹤。

徐靖提醒,子宮內膜癌的典型症狀為不正常陰道出血,特別是在更年期前後的女性,若出現停經後再出血、月經週期紊亂並伴隨長期點狀出血、月經週期縮短(如1個月2次)或經期過長,以及持續性陰道出血超過3個月,就應盡早就醫。

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和卵巢癌是最常見的3大女性生殖系統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4年最新出版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子宮體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的第5位,發生年齡中位是56歲,3541例子宮體惡性腫瘤個案中,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共有3295例占個案的93.05%。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徐靖表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主要是肥胖和西化飲食習慣;其中,肥胖病患體內脂肪細胞含量較高,脂肪細胞會分泌一些類似雌激素型態的賀爾蒙,刺激子宮內膜,導致增加罹癌風險;此外,年齡也是危險因子,特別是停經前後的女性,就是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族群。

西化飲食方面,徐靖指出,子宮內膜癌在美國是發生率最高的婦科癌症,主要也是因為西方人攝取較多動物性食品、精緻碳水化合物有關。而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研究指出,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飲食與維持適當體重,可以有效降低子宮內膜癌風險。(編輯:陳政偉)11402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