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寶魚復育2 / 從老建物起步 櫻花鉤吻鮭復育走過風災艱辛路

2024/6/9 10:25(6/9 12: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櫻花鉤吻鮭復育小組人員在溪流中埋設放有受精卵的盒子,為讓小魚孵化後可游出盒外,盒子孔洞特別經改良將洞挖大。(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3年6月9日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櫻花鉤吻鮭復育小組人員在溪流中埋設放有受精卵的盒子,為讓小魚孵化後可游出盒外,盒子孔洞特別經改良將洞挖大。(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3年6月9日

有國寶魚之稱的櫻花鉤吻鮭30年前野外紀錄僅剩200多尾,經多年復育已達1.8萬尾,亮麗數字背後是許多人在高山上,忍著孤獨、寂寞及冬日嚴寒氣候,努力復育得來。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9日電)櫻花鉤吻鮭30年復育路從1間老建物開始,曾遇颱風一夕間建物、設備全被沖走,雪管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憶起這段路程有艱辛也有成就感,雖曾想到國外養鮭魚,卻仍決定留下。

「最辛苦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廖林彥告訴中央社記者,1999年接下復育工作時,復育中心是沿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部前身)水產試驗所1間老建物,4/5在陸地上、1/5在河床上,2004年艾利颱風侵襲,土石流將建物、魚全沖走。

東西沒了,設備付諸東流,但經驗還在、人還活著,2005年嶄新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啟用,廖林彥等復育小組成員憑藉責任心和使命感,持續研究多年,總算讓種原庫每年復育1萬尾鮭魚,1/3放流、2/3保種研究。

廖林彥說,去年以無水運輸法在中央尖溪放流1000顆卵,預估可活下200尾,如果順利繁衍,2年後長大,100隻母魚約可產下3萬顆卵,歷經物競天擇,將產生幾百尾鮭魚。

廖林彥投入復育工作超過20年,櫻花鉤吻鮭數量從約200尾增加到約1.8萬尾,降低滅絕危機,2022年獲農業部表揚。

不諱言曾想過離開的廖林彥坦言,本來想復育工作告一階段就可放下,到國外養鮭魚,但當保育工作進入下階段環境教育時,他仍選擇留下繼續投入。

4月3日花蓮外海大地震,廖林彥說,本來規劃4月要勘查去年放流的魚卵孵化情況,但強震導致雪霸國家公園多處受到地震災害,只能等路況安全後再前往中央尖溪查看。(編輯:李明宗)1130609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長年負責櫻花鉤吻鮭復育工作,常須潛入溪底觀察棲地環境及復育狀況。(廖林彥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3年6月9日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長年負責櫻花鉤吻鮭復育工作,常須潛入溪底觀察棲地環境及復育狀況。(廖林彥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3年6月9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國寶魚復育3 / 雪管處規劃深度體驗 與櫻花鉤吻鮭同游戲水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