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今年首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4歲女童發燒全身無力冒紫斑

2024/3/19 16:16(3/19 20:5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9日電)疾管署今天公布今年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小百科

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引起的腦膜炎稱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常見症狀
發燒、劇烈頭痛、噁心、嘔吐、頸部僵直、畏光及神經學症狀,如精神錯亂(譫妄),約75%的腦膜炎個案可在血液中分離出此細菌。

致死率
即使給予合適抗生素治療,致死率仍有10%~15%。另外,約有5%~20%的個案,未經腦脊髓膜炎症狀,直接進展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出現瘀斑(purpura)、休克、急性腎上腺出血及多重器官衰竭等。致死率可高達40%,且存活者中有20%產生相關後遺症。

好發族群
1歲以下的嬰兒較少猝發案例,且臨床症狀不典型亦不易察覺,常只有發燒、嘔吐,還可能會出現躁動不安、哭叫、不易餵食、張力低下等症狀。 

預防方式
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在高風險地區保持個人衛生、戴口罩,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症狀病人。

資料來源:衛福部

看更多
關閉
病例,北部4歲女童3月初有呼吸道症狀,因出現紫斑再次就醫,已有敗血性休克,幸經治療已好轉,匡列19名接觸者給予預防性投藥。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今天在疫報記者會上說明,個案為北部4歲女童,無特殊潛在疾病,3月上旬咳嗽、鼻塞、發燒、腹痛、嘔吐、全身無力,多次至診所就醫未改善,13日因身上出現紫色斑點再次就醫,抽血發現發炎指數高、凝血功能異常,已有敗血性休克。

林詠青說,女童在醫院發生痙攣、意識改變情況,因疑似腦脊髓膜炎,醫生進行通報,後續經檢驗確診,經治療,目前已沒有發燒、意識清楚且可自主呼吸,轉一般病房治療。經疫調已匡列同住、非同住家人及校園接觸者共19名,均無出現相關症狀,已全數給予預防性投藥,並持續進行健康情形追蹤。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國內今年累計1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國內統計2015年至2023年,除2017年曾發生群聚外,每年確診病例數皆少於10例;個案感染年齡以25到64歲為多(占33%),並以感染腦膜炎雙球菌B型最常見。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的喉嚨及鼻腔分泌物或飛沫,僅親密或長時間接觸才可能有效傳播。林詠青指出,一般健康人約5%到10%在鼻咽部位可能帶菌,帶菌者中又僅1%可能發展成侵襲性疾病,潛伏期約2天到10天。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主要症狀,林詠青說,為發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直、噁心、嘔吐、出血性皮疹等,也可能出現昏迷和譫妄,病程發展快,致死率可達4成,就算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致死率仍可達10%到15%。1歲以下嬰兒,臨床症狀較常只會發燒、嘔吐,或躁動不安、哭叫、不易餵食等症狀,不一定會有頸部僵直等典型症狀,較不易察覺。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冬春之際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應儘量避免長時間處於過度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並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早期診斷治療,避免病情惡化。(編輯:李亨山)1130319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