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13.8%兒童自陳曾想輕生 民團籲正視心理健康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6日電)兒童心理危機值得注意,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及台灣好鄰居協會進行台灣童權指標調查,問卷中的心理健康指標發現,有13.8%兒童自陳曾有自殺念頭,呼籲應正視兒少心理健康。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及台灣好鄰居協會今天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今年世界心理健康日主題為「心理健康是普世人權」,但從近年台灣兒少自殺率上升可發現兒童權利未能受到應有的保障,顯見台灣兒童心理健康議題長期受到忽視。
為了解兒少心理健康,台灣好鄰居協會與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在去年進行台灣童權指標調查,收集19縣市、約3900名國小六年級學童共3908份的自陳問卷,調查範圍包含136個指標、11個指標領域,並先專注於當中的心理健康指標,今天公布問卷結果。
台灣好鄰居協會秘書長楊國正在會中指出,調查顯示,台灣兒童自陳曾經認真想過要自殺的比率達13.8%,近似韓國兒童的14.3%。
值得關注的是,台灣兒童在「曾經為了自殺而規劃具體計畫」的比率達5.6%,是韓國兒童3.4%的1.5倍,而「實際嘗試過自殺的經驗」的台灣兒童比率也達4.1%,是韓國兒童1.9%的2倍。
楊國正並提到,進一步發現,學業、外貌以及家庭壓力與台灣兒童有自殺念頭、計畫及試圖自殺有顯著關係,其中家庭壓力更是影響計畫及試圖自殺的最重要因素,呼籲家長應多看重與孩子互動、加強親子教育,父母也應多參加兒童權益相關教育課程。
不過,楊國正也提到,由於問卷是讓兒童自陳主觀認知,因此無法一致所謂家庭、學業以及外貌壓力的定義。
楊國正說,調查發現,若以滿分100分觀察,台灣兒童「現在幸福感」為79分,高於韓國的74.9分,但台灣兒童「對自己的正面態度」65分則遠低於韓國兒童的72.7分。
台灣兒童的「現在幸福感」及「對自己的正面態度」與自殺念頭、計畫及試圖自殺皆成負相關,現在幸福感越高或是對自己的正面態度愈好,兒童自殺的機率也就越低。
對於調查結果,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執行長吳佳芸指出,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有4大訴求,包含建議教育部提供有系統性及整合性的生活技能教材、擴大師資培力提升教師敏感度來強化校園預防功能。
另外,投入更多資源在包含少年自殺的成因調查研究、強化公共心理健康預防工作等,也要求衛生福利部與教育部進行跨部會合作,在校園課程中融入心理調適與溝通的課程,培養個人復原力。(編輯:管中維)1121006
自殺警語: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