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者:聽損未矯正 大腦病理變化恐加速、失智風險增

2023/7/3 18:27(7/7 20: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聽力語言學會3日舉辦「重視聽篩,守護失智」倡議會,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耳蝸聽力與公共衛生中心主任Frank Lin(中)與台灣專家學者共同討論長者失智預防議題。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2年7月3日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聽力語言學會3日舉辦「重視聽篩,守護失智」倡議會,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耳蝸聽力與公共衛生中心主任Frank Lin(中)與台灣專家學者共同討論長者失智預防議題。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2年7月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3日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Frank Lin今天提醒,未矯正聽力損失會加速大腦病理變化,輕度聽損會使失智症風險增1倍、中度使風險增至3倍、嚴重則恐增至5倍,可藉矯正降低風險。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聽力語言學會今天舉辦「重視聽篩,守護失智」主題演講會,邀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耳蝸與公共衛生中心教授Frank Lin與台灣專家學者共同討論長者失智預防議題,盼加深民眾對聽力篩檢與失智預防的重視,透過及早發現高風險因子及矯正,降低失智症醫療照護成本及社會成本。

Frank Lin指出,他與研究團隊曾深入追蹤639名36至90歲民眾超過10年,每隔1到2年接受一次聽力和認知能力測試,發現未矯正聽力損失,會加速大腦萎縮與大腦白質病變等其他大腦病理性變化;且輕度聽損會使失智症風險增1倍、中度損失使風險增至3倍,聽力嚴重受損者患失智症可能性則比一般人高出5倍。

2020年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1項研究結果也顯示,失智症12大風險因子中,名列首位的就是聽力受損。Frank Lin建議,可藉矯正聽力損失減少處理聲音負擔、提供大腦更多刺激並提高社交參與度,降低失智風險。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教授劉殿楨則指出,65歲以上長者每3人就有1人可能有聽損狀況,除造成生活社交困難,還可能因聽不到警示聲等而有較高危險;因此建議從聽力開始有退化徵兆的50歲開始,每年要做聽力檢查,若聽損超過40分貝可能影響生活、有安全疑慮時,即可用助聽器輔助,大幅減少對日常生活影響。

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立鴻說,人在年紀增長的過程中,社會互動與社會連結也可能會隨之減少;聽力損失常是社會孤立最主要因素之一,經常感到孤獨的人,大腦老化速度通常比其他高齡者來得快。

長期推動失智症照護服務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表示,在以社區為中心的醫療照護過程中,做到「全人照護」有絕對必要,除了飲食與營養、情緒、生活照顧之外,聽力與社群互動也不可或缺,對於失智程度的延緩也有相對助益。(編輯:張雅淨)11207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