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民眾陷不打疫苗迷思 醫籲持續接種維持保護力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1日電)「疫苗+1」活動持續,醫師提醒,調查顯示有4成民眾未曾也不打算接種次世代疫苗,因擔心副作用、認為年輕不會染疫、染疫也只是輕症、疫苗倦怠等迷思,呼籲應持續接種才能維持保護力。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苗+1」活動3月6日至4月30日登場,迎接全面解封、回歸正常生活。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今天在一場衛教記者會中指出,COVID-19距離感冒化、流感化仍有一段距離,預防感染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接種疫苗。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在今年3月間進行COVID-19疫苗認知大調查,了解年齡介於20歲至79歲民眾對於疫情發展與施打疫苗的想法,共計回收1175份問卷。
王復德表示,分析填寫問卷的民眾中,逾6成曾感染,未曾感染者占約37%;此外有3成民眾認為自己未來不會確診,其中近8成是未滿60歲的青壯年族群,自認不會確診的3大主因則是注重防疫、對本身免疫有信心以及感染人數持續下降。
不過,王復德進一步指出,天選之人事實上多數都是有定期施打疫苗的人,8成以上至少曾接種1劑疫苗,並非平白認為不會被感染。
調查也發現,4成民眾表示沒打過莫德納雙價次世代疫苗,且不打算施打,主要原因是擔心副作用、若確診會是輕症、打過多次疫苗已厭倦,甚至認為年輕不會染疫。
王復德強調,疫苗保護效果會隨時間下降,呼籲依政府建議接種次世代疫苗,才能維持保護力、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且自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5日累計的本土病例中,20歲到59歲個案占62.6%,不得輕忽。
他以一名46歲個案為例指出,這名男性本身先天免疫功能不全,從未施打疫苗,去年12月確診後曾住院10天治療,本以為一切狀況良好,結果今年2月連續10天出現高燒40度,因發冷、呼吸急促、喉嚨痛等症狀再次入院,最後持續使用抗病毒藥物和抗生素治療超過2個月,可見不是年輕就不會有事。
世界棒球經典賽國手林子偉擔任衛教大使並分享運動員嚴格防疫經驗,他提到,除使用過的裝備皆須每天清潔消毒外,球團也增設醫護人員,隨時掌握球員衛生管理與防疫教育,他也已接種次世代疫苗提升防護力,以免因為確診而影響表現。(編輯:張雅淨)11204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