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檢出良性纖維腺瘤 怕染疫隔2年追蹤已乳癌2期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8日電)41歲林姓女子具乳癌家族史,本身也有良性乳房纖維腺瘤,因怕COVID-19疫情,時隔2年才回醫院追蹤,竟已乳癌二期。醫師提醒,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逾9成,定期篩檢有助及早揪出。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高居女性癌症首位,平均每36分鐘新增1名患者,逾7成的乳癌發生在45歲至69歲的婦女,但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不少民眾中斷篩檢,恐將無法及早發現盡早治療。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透過新聞稿分享個案經驗指出,41歲林姓女子具乳癌家族史,在每年固定乳房超音波檢查中發現她有女性常見的良性纖維腺瘤。
COVID-19疫情爆發後,林姓女子因擔心染疫,且認為纖維腺瘤是良性、摸起來也無太大異常,時隔2年才又到醫院追蹤檢查,未料已轉為乳癌第2期。
沈彥君表示,乳房纖維腺瘤好發於35歲以下女性,與乳房纖維囊腫相同,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病灶,一般來說會建議約每半年至1年需做1次乳房超音波檢查追蹤。
沈彥君強調,雖然良性纖維腺瘤轉變成惡性乳癌的機會不高,仍要提醒女性朋友,不能因為「良性」就忽略定期檢查,1次健檢結果不代表一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
響應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今年台灣乳房醫學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首度攜手藝人許瑋甯,推出乳癌衛教影片,鼓勵女性「早篩早治,保留最多幸福,把胸部還給自己」。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透過新聞稿表示,隨著篩檢的推廣與治療革新,經適當治療的5年存活率,第0期為97.7%、第1期為95.7%,整體存活率高達90%,因此面對乳癌,癌友更要積極面對。
定期篩檢是最重要的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45至69歲女性,及40至44歲有家族史者,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民眾應定期篩檢,才能早篩早治。(編輯:陳政偉)11110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