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漢學得主分享物的言語 解讀古文物要看整組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1日電)唐獎基金會今天舉辦第5屆「大師論壇」,漢學獎得主潔西卡.羅森分享解讀「物的言語」訣竅,除要瞭解古文物的材料、紋飾等細節,也要注意「整組」古文物的關連,要見樹也要見林。
潔西卡.羅森(Jessica Rawson)是英國的藝術史學家,長年鑽研中國藝術文物。唐獎基金會今天在台灣大學舉辦「大師論壇」,羅森線上發表「 青銅、玉與金:『物的言語』及其脈絡」主題演講,並與台灣學者和學子互動,現場吸引約百人參與。
羅森的研究重視器物的細節及背後的體系,她以廚房為例,不同文化背景就有不同的廚房,西方常見牛排刀、平底鍋,東方則有中式菜刀、竹蒸籠等。西方人初次進到東方廚房,即便有許多烹調經驗,也必定會手足無措。
羅森指出,考古遺址出土的文物就如同廚房的器具一樣,背後都有完整的體系。例如古代墓地出土的青銅器,除了要仔細研究上頭的銘文、紋飾,也要注意同墓中埋葬的「整組」文物有哪些,禮器、武器等的搭配和數量,也都具有意義。
羅森以中國河南安陽殷墟「亞長墓」為例,出土的青銅「牛尊」尤其受到學界重視,上頭有許多動物紋飾,尤其是腹部的猛虎圖案最為特殊,學界至今也沒有肯定的答案。
然而若把視野放的更寬廣一些,可以看出更多端倪。羅森指出,同時出土的許多禮器、武器,但卻缺少水器,可見陪葬的套組並不完整,很可能是匆忙之下準備。且物品多是單數,而非呈現成對或雙數,例如有9個「爵」,卻只有1個牛尊,也都值得深入推敲。
羅森也提到,墓主人(亞長)是以「臉朝下」的方式埋葬,和中原習慣不同,反而是黃土高原之外、塞外草原才有的習俗,且屍骸上有許多傷痕。另外,亞長墓就在另一個著名的「婦好墓」旁邊,從種種跡象來看,亞長生前可能是一名戰士,與塞外有關,本身或是他的祖先,很可能來自北方塞外,與草原民族有關。
羅森表示,解讀出土文物,墓中各項物品分屬多種「物的語言」,因用途、習俗和信仰等因素,而有獨特的意涵,物品之間也互相連結,創造出新的意義。後人雖然無法再回到從前親身經歷,但能透過這些物品,推敲出這些墓主所處的社會、文化及關係網絡,瞭解墓主生前生後的多元面貌。
今天論壇上,也邀請多名海內外學者參與,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陳芳妹分享,上古時代黃河文明與北方的關係,引起學界相當的興趣,早在1950年代學者李濟就曾提到,史學家上了秦始皇一個大當,以為中國的文化及民族,都是「長城以南」的事情。羅森舉出許多證據,為世人畫出具象的交流,跳脫中心、周邊的思考框架,讓歐亞空間更為立體。
台大藝術史所教授施靜菲分析,羅森的研究方法有3個重點,首先要用更廣泛地視野研究,跨越不同材料、地區、空間。第2是不能只單獨研究一個器物,也要瞭解物件之間的關係、套件的組合、物件與人的關連,放在適當情境中解讀。第3是「移動」的現象,例如西周因動盪,王室東遷離開渭水河谷,墓葬器物也就有所改變。
施靜菲也提到,羅森解讀「物的言語」的研究方法,或許可進一步推廣,用於解讀早期缺乏書寫系統的游牧民族,也包括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例如古代的女性等。透過分析他們留下的物品,進而瞭解當時的生活景象。
在現場問答階段,羅森鼓勵學子研究文物時,要勇敢握在手中,實際體驗文物的觸感、紋理、材質。她也提到自己身為「外國人」,因而在研究中國文物時,能夠保持一定距離,而不把許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
羅森表示,透過分析、比較不同地區的傳統和生活方式,可以讓人們瞭解,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選擇,進而發展出不同的傳統,進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啟發。(編輯:陳政偉)11109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