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管排放入西湖溪有疑義 銅鑼科學園區環差案再審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30日電)竹科銅鑼園區今天進行第6次環差初審,當地民眾、環委都認為專管排水至西湖溪下游,可能會對農地、國家級西湖濕地造成影響;且用水、用電增量約1倍也未完整說明,建議補充修正後再審。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召開「新竹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用地銅鑼科學園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第6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專案小組初審會議。
開發單位表示,本次變更主要包含用水、用電增量,變更前平均日用水量為1萬6000噸,變更後為3萬5600噸;用電量由17萬4700kW增加為47萬6830kW。
另外,擬將污水處理廠放流水調整至西湖溪下游排放,規劃以專管延伸距竹科園區約16.7公里處的海口圳攔河堰下游位置排放。
其實在園區第5次環差分析審查時,包含西湖、銅鑼鄉約600名民眾曾連署,要求污水能有專管排放入海。而西湖、銅鑼的民眾今天旁聽發言時,仍然認為將放流水引入西湖溪下游,除了可能對農地造成影響外,也可能會影響國家級重要保育濕地西湖濕地。
環評委員也提出同樣看法,認為專管最後只排入河川,且下游還是重要濕地,再加上報告中對於濕地完全沒有生態資料,要委員如何評估,至少應增加鳥類、底棲生物等相關資料;而出海後除了中華白海豚外,還有漁業問題,現在海域生態僅6個取樣點,應再加強。
另有委員說,此次變更用電量、用水量增加都約1倍,但電的來源為何,夏季尖鋒用電是否有因應方式,而用水量增加也應思考枯水期的因應方式;最重要的是在製程上是有什麼改變,才造成這麼大的增量,代表可能會有相對的污染排放,只做環差實在「太小看了 」。
環委並要求開發單位補充說明溫室氣體抵減方式、抵減量及查核方式;為達政府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本次變更後新進駐的積體電路晶片製造廠商,再生能源使用比率應達2025年25%,2040年45%及2050年100%。經閉門會議討論後,建議補充修正後再審。(編輯:張芷瑄)11108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