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交通團體爭取機車路權 9日上街遊行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4日電)包含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等多個交通民間團體預計9日上街頭遊行,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今天說,盼立刻開放自由待轉等。交通部則回應,各機關可依權責研議。
包含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等多個交通民間團體預計9日上街頭遊行,今天在交通部前召開行前記者會。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副理事長吳祥瑀表示,多次的機車「待轉大富翁」行動已經顯示,機車使用者極度不滿交通部管理機車的政策,也不滿交通部不斷放大機車肇事數據,抹黑機車使用者。
吳祥瑀說,空間的分配,就是權利的分配,要求立刻開放自由待轉、廢除禁行機車,允許機車上國道,還給機車使用者應有的權利。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也強調,影響交通事故的關鍵因素是道路系統而非車種,機車為了閃避路邊停車,估計變換車道平均增加1.7次,事故機率會增加2.3倍。
林志學說,以同一路段的平面段與被禁行機車的高架段相比,整體車流在平面段的事故率約為高架段的5到14倍之間,自小客車在平面段的事故率約為高架段的5到17倍之間,大型重機在平面段的事故率約為高架段的3到9倍之間,足以看出道路系統是影響事故風險的關鍵因素,而非車種。
交通部發布新聞稿說明,各道路主管機關都可在不修法下,各自依權責檢視所轄道路的交通狀況及管理需要,研議相關取消禁行機車道、或開放機車可直接左轉,交通部也請運輸研究所持續邀集各道路主管機關,透過事故碰撞型態導向設計範例增進路口安全改善。
至於有關省道台9線蘇花改及南迴改部分,公路總局已開放大型重型機車通行,後續公路總局也將啟動評估蘇花改開放普通機車行駛;開放大型重型機車行駛高速公路,於106年及109年針對大型重型機車訂定安全、秩序及行為指標,並辦理觀察檢核,但安全、秩序、行為3項檢核指標及民意調查目前都未達到指標檢核。
交通部說對於機車路權團體訴求,將於維護國人共同使用道路空間安全下,持續與社會各界溝通討論滾動調整相關措施。(編輯:陳清芳)11107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