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農改場加工技術讚 甘酒製冰、丹參啤酒上市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7日電)花蓮區農改場運用良質米碾製時會產出15%的碎米,開發出不含酒精甘酒製程技術,技轉富里鄉、吉安鄉農會推冰品、涼飲等上市,同時推出中草藥丹參精釀啤酒,邀民眾到花蓮嚐鮮。
花東地區農產相對於西部,更具在地特色,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今天召開「丹參不只是丹參,是啤酒;甘酒不是酒,是百搭食材」記者會,強勢發表高度發揮農產加值、接市場地氣的數款成熟度高商品上市,不論是吃的或喝的,都顧健康又美味,且都適合炎炎夏日嚐鮮。
好山好水的花蓮所生產的良質米,深受消費者青睞。花蓮區農改場場長杜麗華說,當地水稻種植面積約1萬8035公頃,但碾製過程會產生15%碎米,通常是作為飼料、米穀粉等產製使用,因而希望能提高價值,於是結合市場調查找契機,發現日本近10年的甘酒商機已從新台幣10億元增至60億元,大有可為。
為了開發使用花蓮良質米的碎米製作甘酒的技術,她說,花蓮區農改場總共嘗試了20多種的米製作甘酒,發現用吉野1號、高雄139號製成的甘酒風味最好又香甜,相關技術並已技轉吉安鄉、富里鄉農會,由這2個農會進一步運用,開發出甘酒調味飲品、冰淇淋、甜點、肉類醃料等數款產品。
她並說,甘酒不含酒精,不是酒,富含葡萄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膳食纖維、低聚醣及游離胺基酸等,且甘酒藉由米麴菌的分解酶,將大分子轉化為易吸收小分子,很適合疲勞工作後飲用,能快速補充能量,相關加工美食風味也很好,深具商機。
另外,今天還發表中草藥丹參製成的精釀啤酒,搶攻仲夏商機。杜麗華說,丹參主產地為花蓮縣吉安鄉、玉里鎮等地區,多為有機耕作,可利用部位是根、莖,依法作為食品不得單一原料使用,據此開發出丹參茶包、滴雞精等上市,去年富里鄉農會推出的紅潤、元氣2款茶包,還賣到缺貨,現在要推出的丹參精釀啤酒,則已技轉吉安鄉農會生產。
花蓮縣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說,早在民國89年就成立特有作物農事產銷班,接受花蓮區農改場輔導栽種丹參、當歸、黃芩等中藥材,技術不斷提升外,108年並在政府補助下設置取得ISO 22000、HACCP安全驗證,且有完成工廠登記的中草藥及農特作物加工廠。
他說,接著110年再設置同樣有工廠登記的食品加工廠,配合生產以上2大系列產品,也將與最大消費地的雙北市在地農會合作,擴大相關產品銷售商機。(編輯:張芷瑄)11104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