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山珍海味成剩食 5道經典年菜大變身
2022/1/27 12:07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7日電)新年團圓飯過後,滿桌山珍海味成了令人傷腦筋的剩食,國健署傳授簡單撇步,教民眾如何把年菜必備的白斬雞、臘腸、雞湯、魚肉、米糕,變身低油、高纖新菜色。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上午舉辦年菜大改造記者會,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傳統年菜雖美味卻暗藏高熱量,不僅油炸料理多、醬汁也多,但蔬菜、全穀類相對少,恐攝取過多油脂及熱量。
羅素英說,年夜飯常備菜色如筍絲蹄膀、臘味米糕,一份熱量就高達3600卡,臘腸及雞湯一份也約1700卡,糖醋魚一份1200卡、白斬雞約975卡。
她指出,年夜飯過後,滿桌山珍海味、祭拜牲品成為剩食,令許多民眾傷透腦筋,其實只要改變烹調方式,盡量以蒸煮取代油炸並減少勾芡、調味料,加入蔬果、全榖等食材,就能把年菜改造為健康高纖料理。
羅素英說,傳統米糕油脂含量高,不妨加入藜麥、黑米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全穀雜糧,捏成飯糰就成了初二回娘家途中的輕食料理;剩餘的白斬雞手撕成雞絲,搭配各色蔬菜、小黃瓜、胡蘿蔔、美生菜等,最後撒上無調味堅果,就成了清爽沙拉。
羅素英也分享,只要將剩下的臘腸、臘肉切成絲,搭配長年菜、甜椒等蔬菜一起拌炒,就成了高纖營養的新菜色;剩餘的雞湯也可以加入味噌、板豆腐、海帶芽、白蘿蔔等新鮮蔬菜,變身營養味噌湯。
為了討個年年有餘的好兆頭,魚肉是每家必備菜色,羅素英建議,民眾可以先將剩餘的魚肉剝下,加入鴻禧菇、洋蔥、花椰菜、剩餘白飯、牛奶一起燉煮,就是一道香噴噴的奶香燉飯。(編輯:張芷瑄)11101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