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者:三接減少碎波 影響藻礁生態

2021/12/12 12:15(12/13 09: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2日電)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名譽教授高家俊今天說,三接減緩大潭G2區海流流速,減少碎波,才是影響藻礁的主因。前環保署長魏國彥說,多年的科學教育,現在是驗收成果的時候,呼籲民眾在公投投下同意。

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公投案12月18日投票。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天舉辦「學者挺藻礁」記者會,邀請台灣各領域專業學者出席。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名譽教授高家俊指出,大潭G2區海流流速受北防波堤阻斷而減緩是「毋庸置疑」;對藻礁的生態影響,碎波才是重點,若沒有碎波,藻礁的養分會愈來愈少;但為了液化天然氣(LNG)船安全就沒有波浪,那「藻礁大概快沒了」。

高家俊提到,他曾協助永安LNG港調查,為什麼有了港以後才有珊瑚,因為防波堤將浪擋掉了,所以「港一蓋、浪平了,珊瑚就會蓋掉藻礁」。

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兼任教授魏國彥舉例,桃園藻礁是一個時間切片,具有深度生態,才值得更珍惜、保育,甚至管理,現在前途未卜;這麼多年的科學教育,如今是驗收成果的時候,不要跟著政治人物走,用理智投下同意。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表示,今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要求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台灣要與世界的減碳趨勢接軌,不應該繼續擴大化石燃料的使用,包括天然氣在內。

汪中和指出,全球海平面正因氣候暖化而不斷往上升,並且上升的趨勢還在未來幾10年裡加速,台灣西部海岸的海平面上升率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以上,政府應該嚴格管制海岸地帶的用途,優先啟動社區沿岸設施的後撤還有遷移工作,而不是繼續加碼建造更多人為工程。

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盧倩儀強調,已經沒有時間再花時間砸大錢用骯髒的化石燃料作為所謂的「橋接能源」。如果要守住全球升溫攝氏1.5度,全球人均碳排必須減到2.3噸;現在是4.6噸,而台灣人均碳排是12噸,台灣沒有資格再繼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且天然氣的甲烷排放不是只會讓暖化加劇,也會讓空污惡化。(編輯:張雅淨)11012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政院:三接沒有蓋在藻礁上 外推使用棧橋影響最小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