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循環園區重疊大林蒲 環團籲環評與遷村脫鉤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7日電)經濟部擬於高雄小港設置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部分開發範圍與大林蒲區域重疊。環團今天呼籲,應將園區環評與大林蒲遷村脫鉤,避免一拖再拖,讓大林蒲遷村遙遙無期。
根據大林蒲遷村計畫資訊網,大林蒲、枋坑、鳳鼻頭沿海六里地區位於高雄西南隅,自民國61年臨海工業區設立後,逐漸被煉油廠、發電廠、煉鋼廠與貨櫃中心等重工業包圍成「居住孤島」,居民飽受廠區噪音、空氣污染及工安事故頻傳之害,環境不適宜人居,地方因而有強烈的遷村民意反映。
高雄市政府在100年及105年辦理2次遷村意願的民意調查,有7成以上居民同意遷村,也反映給中央正視此問題,但一直沒有獲得具體回應。
高雄市都發局日前表示,為協助經濟部儘早完成「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報編,啟動大林蒲遷村安置地都市計畫變更作業,以落實遷村安置計畫。
環境部今天召開「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設置計畫」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範疇界定會議。多組環團於會前到環境部前陳情,呼籲循環園區環評應與大林蒲遷村計畫脫鉤,讓大林蒲早日遷村。
環團指出,105年時任行政院長林全道歉至今已經8年多過去,行政院仍未核定遷村日期,在村民已經逾9成同意1坪換1坪的前提下,經濟部仍將遷村和產業園區環評綁在一起,讓大林蒲遷村遙遙無期。
環評委員認為,大林蒲不動,這個計畫就沒辦法動,針對這個案件,主管機關歷年來做了什麼,如安置計畫等應該交待清楚;也質疑若遷村卡在這裡,再過幾年後環評調查是否要重做。
根據經濟部簡報,先前在公開說明會意見調查中,大多數居民關注遷村進度,希望能儘速推動遷村計畫,在未完成遷村之前,希望不能先行開發園區。經濟部後續將納入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中回應辦理情形。
根據設置計畫,此園區基地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範圍包含大林蒲地區與既有造陸區及鳳鼻頭漁港已完成地籍登記的陸域土地。109年經環委建議本案進入二階環評,今天進行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編輯:李亨山)11404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